咨询热线:021-80392549

生涩的收购方式是“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2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4
核心提示:

  最近一个阶段,中国企业在海外能源资源领域的收购动作频频,斩获颇多,“中国大收购”成为海外舆论关注的热点。坐拥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显然“不差钱”;加之中国对能源和矿产的海外依存度日增,可以料想,未来海外收购的步伐还会加快,至少不应该放缓。当前,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前的最大障碍,不是资金和实力,而是仍显生涩的收购方式
  这种生涩的收购技巧,从中铝与力拓“婚事”告吹可窥一斑。和2005年中海油折戟优尼科一样,力拓对中铝195亿美元注资的生硬拒绝,也是由于中铝庞大的国有企业背景,以及与自身财力不相匹配的巨额收购资金,这引起了澳大利亚方面的足够谨慎,对收购意图的猜测超过了商业层面,甚至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安全的层面。中铝未能化解澳大利亚国内这些不安的猜想,任由其发酵、滋生、蔓延,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收购计划流产不应该让人感到意外。
  沟通能力偏弱、主体较为单一,以及缺少协调,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有些蹒跚,中国企业急需补上这一课,特别是那些海外并购失败的企业,更应该检视自身行为的不足,并加以反思弥补,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国外的审批环节上。对于中方企业来说,与国外的公司洽谈收购时,至少以下行为值得重视。
  加强与收购所在国公众的沟通。目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主力军团”仍为央企,尽管我们相信,中铝、五矿等央企的海外收购是企业意志,市场行为,但国外政府对中国央企背景的猜测,会让收购变得异常复杂,这特别需要与收购所在国公众进行沟通。沟通是门艺术,行事低调谨慎,公关和传播能力微弱是东方企业的通病,在央企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有鉴于此,中国的央企应该尽力消除收购所在国政府机构和公众的误会,如聘请国际上的公关公司和游说机构,对该国的政府部门展开公关游说,通过媒体广告向当地民众传达善意,淡化政治色彩和国企身份,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能坐着干等国外政府机构的审批结果,否则一旦遭拒,便无回旋余地。
  鼓励民企“出海”。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能把矿产和能源找回来“为我所用”,收购的意图就已达到,与央企相比,民营企业所遭遇的海外审批阻力较小,理应在资源能源收购方面发挥更大功效。不过,由于民企自身实力偏弱,“走出去”力有未逮,海外收购迟迟未能形成规模,这有赖于国家加强扶持力度,比如能否设立并购基金,给予资金支持;在国内审批方面,能否放宽尺度,加快审批流程。
  加强收购协调。最典型的反面案例,当属中铝、五矿、华菱几乎同时宣布了各自的澳大利亚收购计划,这也许是赶巧了,不过却对澳大利亚公众发出了“错误的信息”,认为这是中国企业“有预谋”地集体买下澳大利亚资源企业,平添了收购难度。如果各家企业能够事先协调一下,选择更为恰当的时机发布消息,会大大减轻收购风险。
  中投加入资源收购阵营,是近期的一大亮点,这标志着中投投资领域的扩充。不过,未来中投能否大规模投资于海外矿山,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命题,毕竟作为主权基金的中投,其敏感度远高于中铝、五矿等央企。
从长远看,具备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只是满足国内能源资源的紧缺状况,也是这些企业学习国际化经营,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经阶段。海外收购是门“必修课”,老师是市场,课程并非高深莫测,多琢磨才能习得精髓、灵活运用。中国企业不能靠“多交学费”的方式来学习,否则代价太高,学得太慢。

中华轴承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 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本网转载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571-56866606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