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工厂,以上被定义的三类企业,其苦B处境其实也不那么好过。
首先,传统老牌,转型阵痛是肯定的,基本待市场时机成熟才发力,士气多少受到影响,有效规避了投资风险,但却错过了经销商满腔热情的高利润机会,让业内新晋品牌有了蚕食发展的机会。同时各省级都有政府扶持的企业,区域市场的市政项目、国资企业的节能改造也被瓜分,所以集中点依然是已经被拉低利润的功能性款式。要破局,企业自然要牺牲利润,也要限定经销商降低利润去迎合价格门槛的冲击。
其次,新晋LED品牌相当多的企业拥有较强资金背景和技术背景,芯片及光源得力,但渠道渗透依然是全方位产品及服务的竞争,想找“高、上、大”的传统经销商合作似乎是一厢情愿。同时,这些最优秀的经销商都抓在传统照明品牌手里,他们对经营开的传统品牌的LED具有较高的期待,除非原来的东家无作为,要么很难让其代理其他品牌的产品。
对于中小微企业,本身的基础及资源就相当薄弱,如果技术型或价格型的能发挥出应有的优势,还是能过好日子。若啥亮点都没有,那么我觉得“甩弃”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年头,能待着,待下去的实属不易,巩固的厂商关系更是来之不易,利益的深度捆绑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完全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良好愿望来理解,活都成问题,哪来长久时?照明的圈子不大,哪怕分手,只希望双方都能大度地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