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 7月25日14时,“上海灯具城首届
照明业界设计师论坛”在上海灯具城5楼举行,来自市政工程设计院、市建筑设计院、照明设计公司、工程公司、室内装潢设计、建筑方、灯具厂商、协会媒体等各方代表共200余人齐聚会场,以上海灯具城为平台,基于当下照明市场,以“开拓·设计·共存”为主题展开交流对话,共同探讨“业主——设计师——厂商——经销商”四方的复杂关系,而其中又以照明设计师与灯具厂商的关系最为核心。
,人造光的用途也从最基本的照明功用,到培育、亮化、造型、氛围营造等越来越广的范围。照明行业愈加重要的同时,发展也是愈发的迅猛,市场潜力随之也愈来愈大。如其控制方式从最开始的手动到声控、感应、智能控制不说,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互联网、卫星同步控制。而以其最为基本的材质而言,国家政策倾向,市场对beplay规则 的热衷等因素,白炽灯逐渐为日光灯、节能灯、LED灯等更加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产品取代,照明产业转型已是必然。
和显示器供需季报(Quarterly LED Lighting and Display Supply/DemandReport)还预测,高功率LED需求量将从2014年的185亿颗增至2017年的270亿颗。而国内《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等相关政策业已相继出台,白炽灯淘汰路线图已经绘制,LED在各类照明领域诱人的爆炸式发展前景引发的是硝烟的战争,然而这位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也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产业结构、设计工艺、生产技术以及创新应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对业主、设计师,还是对厂商和经销商来说,都极具挑战。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照明产业一路迸进,然而亘古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问题还是值得一问。在业界中谁才是第一位的,设计师还是厂商才是发展的灵魂?会场上80%的出席人员都是设计师的事实就已经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无疑设计师是照明工程的主要推动力量,甚至能够直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审美理念等,而设计师也更多的是需要对项目最终的亮化效果负责。与此同时,设计师也是品牌活力、市场竞争强有力的保证,企业自己拥有的设计师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该企业的能力,不只限于灯具设计师,还有工业设计师、建筑设计师、装修设计师、结构设计师等其他门类,现代都市建筑研究院设计总监马戈在论坛上分享了Flos、Louis Poulsen等世界顶级灯具公司拥有自己设计师团队的做法,马戈同时说到,“设计师过多是否会造成产品混乱?他们的解决办法是每次只用一个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