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能源伤城榆林:一个小矿主的浮沉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9
核心提示:
讯:王远华最近过得不轻松。

  在陕西榆林经济开发区的一家咖啡馆里,记者见到了匆匆赶到的王远华(化名)。他是陕西榆林本地人,做了多年的生意,最终陷在煤矿中不能自拔,现在仍为欠债问题四处奔波。

  在整个榆林地区,像王远华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在煤炭行业的黄金岁月里,靠着血缘与熟人关系,王远华们在当地的资金融通网中占得一席之地;如今这张网摇摇欲坠,网中人焉能安然无恙?

 榆林寄梦

  榆林,这里寄托了许多人的一夜暴富梦。王远华只是其中之一。

  紧邻产煤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的陕西,煤炭资源储量也极为丰富。2013年,陕西生产煤炭4.93亿吨,仅次于山西、内蒙古,稳居全国第三。

  而在整个陕西煤炭经济中,榆林又是重中之重。该地区煤炭产量去年达到3.39亿吨。榆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朔州并称中国的“煤炭金三角”。

  榆林当地一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人士张先生向记者介绍,目前,榆林下辖的神木、府谷、横山、榆阳四个地区有煤矿,虽然榆林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现了煤田,但真正开始建设是在2002年之后。

  以神木县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国企为主的开发主体率先进入神木,后来才是以村办矿为主要形式的民营资本进入。

  神木县一位从事民间借贷纠纷法律援助的律师郭瑞(化名)表示,那时的手续审批比较方便,不用缴纳资源出让金,100万左右就能弄一个煤矿,虽然全县都在开发煤矿,但煤炭很不景气,开了以后煤炭卖不出去,也卖不上价,亏损经营,一直亏损到2002年。

  实际上,不仅是神木,甚至包括榆林在内的全国煤炭市场行情自2002年左右开始出现逆转。郭瑞介绍,自从2002年开始,煤炭市场就好转了,2005年就完全能显现出来,最直观的就是煤矿老板们基本都开上车了,从2005年至2008年,这三年是神木煤炭发展的高峰期。

  正是在2006年,王远华跳上了陕西的煤炭发展快车。当年,王远华将手里做生意赚来的22万元积蓄入股了自己表叔作为大股东的煤矿。

  “我表叔是煤矿的股东之一,他当时作为大股东入股6000万左右,当初入股是我们主动找的他,因为看到周围的很多人都通过入股煤矿赚了很多钱,所以我也想赚点钱。”王远华直言对通过入股煤矿一夜暴富的向往。

  对于这些早期入股煤矿的淘金者来说,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甚至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波及中国,榆林地区的煤炭经济仍安然无恙。

  在郭瑞看来,2008年到2011年,当地煤炭市场进入“完全辉煌期”。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