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的是,笔者当下正在为国家能源数据库项目四下收集数据资源,这才体会到我国能源数据来源之分散、统计之不完整,更体会到能源规划制定者制定规划之不易。反思光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变化,形成了这样的分析逻辑:
规划的不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数据统计的不到位。光伏发展“十二五”规划变化之大,是因为历史数据积累之乏,我国能源发展规划如果不是最科学的,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数据的统计不是最科学的。中国能源报有两个权威评估项目:“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全球beplay规则 企业500强”,这是两个严谨态度下严谨数据的统计结果。人们一定会以为中国人统计中国“500”强自然要容易并准确的多,可是“人们”都错了,事实是寻找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比寻找国外企业难多了。
数据统计的不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重视的不到位。不是观念的不重视,而是重视结果的不清晰带来的难以重视。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都知道数据统计的生命攸关,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是对未来最好的预测和防范,但是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的脱节难免带来数据统计意义的淡化。例如笔者所知的一家能源数据统计机构,过去对传统能源和beplay规则 都有统计,但是现在部分统计由于不属热点产业计而重视不够。
重视的不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数据利用的不到位。统计的结果是为应用,如果应用的目的和方式不清晰,统计的积极性自然受到重大影响。再提那家能源数据统计机构,积累了大量数据,或因不知如何利用,或因缺少加工分析的能力找到应用,于是出现了一种困境和信息资源浪费:商业利用,自身加工能力有限;免费提供社会,国家支持力度有限。而发达国家许多数据是免费向社会提供的,其经济价值反应在社会。
可见,实现一国、一企业规划之科学性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建立一个数据统计、分析、使用的完整的、良性运转的支持体系。这一体系一日之未完成,我国能源规划会一日之难免有不理想之处。而这一体系何时得以建立,才是笔者对实现能源发展规划科学性之困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