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上涨为何只对终端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0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22
核心提示:
讯:日前,中国 电力企业联合会的官网上,挂出了一份名为《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的政策建议。报告中提出,考虑煤价上涨等原因,国内电价每年都应增长5%。引起各界热议。代表电企利益的中电联叫涨电价的呼声本无可厚非,但为啥只叫涨终端销售的电价,却对事涉国家 电网公司利益的上网电价上调只字不提?

 中电联:

  每年涨5%连涨5年

  按照中电联的建议,在考虑煤价上涨、弥补历史欠账和电力企业净资产收益率8%的条件下,2015年合理的平均销售电价应该达到728.7元/千千瓦时,这相当于要比2010年的销售电价上涨157.5元/千千瓦时。折算下来,整体的增幅高达27.6%,也就是说,每年电价需要增长5%。

  这种被中电联认为是必须的涨价势头至少还要维持到2020年。那时的销售电价需要达到831.7元/千千瓦时,比2015年还要再增加103元/千千瓦时,意味着整体增长14.1%,年均再涨2.7%。

  此言一出,即刻在论坛、微博激起热议。而这其实不是中电联第一次因建议上调电价而备受争议。闹得最凶的一次是去年底与某经济学家的一场隔空舌战。当时,该学者发表了《谁在忽悠电力紧张》,将“大锤”直敲发电厂基于中电联统计数据要求加价是在忽悠公众,拉闸限电、电力紧张真正原因是电厂赚钱赚得不够多。

  随即中电联在官网公开反击,反驳了郎咸平“忽悠”加价的观点,并建议适时启动煤电联动机制,将欠账的电价联动到位。而协会秘书长欧阳昌裕也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强调与学者的这种论战缺少意义,电企亏损板上钉钉。

  站到风口浪尖的中电联其实曾经“学乖”过。2007年底,中电联曾出具了一份据“客观现状”向发改委上书要求上调电价的报告,在市场上激起千层浪。各种质疑声争相四起,大多斥责中电联的电厂代言人身份,更有人毫不客气地拿当时串通涨价的方便面协会揶揄中电联,一时之间,中电联以“惟电价上涨是瞻”的面目示人。

  或许是为了挽回形象,“委屈”的中电联此后的报告变得低调得多,很少直言上涨电价。至少在公开平台上,面对近年来煤价不断上涨等“致亏”因素,“心急如焚”的中电联也只是围绕电企巨亏等行业状况出具了多份调研报告,绕过直接电价涨幅的建议,以巨大的“电费欠账”来暗示涨价。

  但这一次,中电联又“坐不住”了,而且给出的建议涨幅相当惊人:销售电价每年涨5%,连涨5年。而销售电价的“受众”之中,工业用户、商业用户以及居民用户都被涵盖其中。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