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晶澳方面人士表示,联合声明中透露出的是“限价限量”的信息,目前价格不确定,量也不确定,晶澳将继续观察市场。
而对这一价格承诺的结果,河北光伏巨头英利集团媒体负责人王志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对此结果表示欢迎,同时,“在新的规则之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并进行一定的调整。”
重返欧盟不会一帆风顺
包括英利、晶澳这样的业界大佬在内,他们虽然有过对欧盟高额关税的担忧,但一直视欧盟市场为主要市场,原因是欧盟市场开辟较早,有着完善的价格机制和运营模式。只是在欧洲市场下滑的同时,努力开辟新兴市场,保持其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
在欧盟市场遇冷的情况下,英利2012年针对欧盟的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比重为62%,今年一季度为53%,二季度可能大幅下滑到35%或更低。晶澳也从高峰期对欧盟出货量占总出货量比例的70%-80%下降到30%以下。而此次和解对于二者回复在欧盟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将起到不小的作用。
不过,重返欧盟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王志新说,在形成新的价格机制之后,中国光伏企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规则。“价格提升后,中国光伏企业针对欧盟的出口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我们不会放弃对欧洲市场的开发,还将会寻求更多的机会,继续扩大欧洲的市场份额。”
晶澳方面则表示,重返欧盟后,企业在欧盟市场能否盈利,并不仅仅取决于价格承诺的高低,还需要结合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情况等外部条件,现在作出判断还为时尚早,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