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审核
根据上述《通知》,申请项目须符合严格要求:项目所采用的LED照明产品必须通过广东省LED照明标杆体系检测;由各级财政投资的LED公共照明推广应用项目,原则上必须在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的时间内安装完成;工程完成后须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标杆产品质量一致性核查评估,评估合格后出具相关报告;工程没有获得过其他项目补贴。
朱一川称,标杆产品目录相当于一个采购清单。能够进入到这个清单里来的产品和厂家都必须实力过硬。标杆产品的审核有两个程序,一是检测该产品,一是审核工厂的资质,其中包括工厂的规模。必须要产品和工厂都通过审核,该产品才能进入标杆产品的目录里。
由于补贴金额较高,有的企业会铤而走险,骗补现象时有发生。审计署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安徽省中节能投资有限公司大功率LED绿色照明项目通过虚假申报资料,骗取中央财政节能重点工程投资补助资金990万元。此外,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骗补345.5万元,广东省东莞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骗补23.2万元。
而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对补贴的审核愈加严格。“暂时还骗不了我们。”朱一川说,审核要经过多道严格的程序。
首先,产品要进入标杆目录里,就要对产品和工厂进行认证和检测。其次,如果要申报政府的补贴项目,企业会交上来纸质材料供审核,然后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中心要去用户方现场对灯具的数量、型号等进行核查。再次,要去找一个第三方的认证机构对标杆产品质量进行检测。
实际情况也许并非那么理想。前述LED企业人士直言,尽管会有一些考核标准,但在各个企业都满足的情况下,比的就是“谁更受政府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