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都乌海:一场牵涉20万人的城市再造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5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91
核心提示: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在飞机即将降落乌海机场时,散布于黄色沙海中的几个厂区,以及厂区里的高大烟囱,还有烟囱中飘出来的袅袅白烟,让记者马上想到王维那句“大漠孤烟直”的著名诗句。而看到被三大沙漠包围、黄河穿城而过的乌海这座城市,不由生出一份“悲壮”之感。

但是,当记者来到乌海市文联主席郭振莲的办公室,看到一幅在乌海拍摄的落日画面时,之前的悲壮则被壮美所取代。

在这幅照片中,天空中是西下的红日,红日下面是冷峻的石头山,石头山前是一片金黄色的沙漠,沙漠与和黄河之间是一片湿地,掩映在夕阳之下,而黄河的河道更是层霞尽染,于是乎,长河落日,美妙无比。

郭振莲告诉记者,乌海地处毛乌素、库布其、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交汇处,周边又有甘德尔山、五虎山、桌子山,加上黄河穿城而过,这些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成了这里壮美无比的长河落日的景观,这在没有来过乌海的人而言是无法想象的。

这两幅截然不同的图景可谓是现在乌海这座城市两张极具表征意义的城市图景。前者代表了传统的工矿城市的遗痕,而后者则代表了新时期乌海城市转型的自然依托之一。对乌海城市的决策者而言,无论是乌海的经济转型还是城市转型,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将乌海从“大漠孤烟”的困境中带出来,进而将“长河落日”的美好画面在这里得以长时期甚至是永久性的呈现。

当然,和其它资源型城市和工矿城市一样,这样的转型注定因为牵涉到复杂的产业调整、社会重构、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充满不确定性,甚至依然难逃“矿竭城衰”的命运。

但在乌海市市长侯凤岐看来,乌海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的魔咒,进而得以实现乌海的城市再造的可能性是乐观的,理由不仅包括乌海今天在资源尚未枯竭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转型问题了,而且,与同样地处西北地区的其它城市相比,黄河所能够带给乌海城市发展的资源保障是其它很多城市所不具备的。

而且,最近几年,乌海依托资源城市所积累的相对强大的财力,在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升级转型、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那么,这些真的足以保证为乌海赢取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美好未来吗?5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这个城市将是怎样的一片景象呢?

确定的是,那个时候,这里的煤炭基本上已经开采完毕,但不确定的是:这里居住的人口是否真的能够维持在今天的水平,甚至达到目前规划的100万的规模,多年前随着棚户区改造的工矿移民是否已经完全适应了公寓楼里的人生?这里是否依然延续了今天实现的产业的升级和非煤产业的持续发展,或者出现今天美国底特律这样的城市溃败?这里是否像今天这样,虽然地处沙漠边沿,却实现了人均绿化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工程的建成而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那时候是否依然碧波荡漾?

很显然,在煤都乌海实现其城市转型理想的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对这些不确定性化解的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乌海的城市未来。

不过,对乌海而言,有利的因素之一是,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还是从城市层面来看,在资源城市尚未资源枯竭之前进行城市转型的共识已经普遍存在,尽管,在依然保持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源企业和主导城市转型的政府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