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数字化升级被认为是企业更好应对当下挑战、适应未来趋势的新课题和必答题。近期,媒体采访团探访东莞相关制造企业,了解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为制造、产业赋能,以及数字化升级为企业带来的“新景象”。
数字加持:工厂更懂制造
为原材料打码,在设备上安装接口并将其与制造执行系统(MES)链接、将制造过程信息化……这些都是数字化应用的显著特征。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数字化创新应用的情景更让人惊异,比如如何在传统的版房应用数字化?东莞市顺琦手袋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顺琦手袋”)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从接单、出格(即纸制品样版)、物料配备、样版制作……最后给客户确认。”顺琦手袋经理吴新平介绍,通过对接单到交版过程的节点控制,实现了数字化在传统手工车间的应用。即赋予每个阶段一个二维码,工人完成相关工序后,通过扫码将工序传递给下个工序的操作人员,“这套系统目前看来非常好用。”
版房被称为工厂的“心脏”,是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起点,因此,版房各制作环节对客户需求的统一理解,以及完成样版的效率成为与客户建立合作的关键,这也是工厂对版房管理的痛点所在。对于始建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厂”,顺琦手袋的生产装备一直在更新,目前多条产线及设备都较为先进,唯独,手工版房的模式还停留在很传统的生产与管理状态。
“以前样品制作出现错误或者延时,需要人工去排查干预,甚至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版房引进数字化后,之前各环节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偏差,以及沟通不畅造成的“混沌”状态不复存在了。“数字化带来的直接后果——生产过程透明了,”吴新平坦言,以前业务人员下单后,每天都要来版房查看进度,沟通的时间成本高。现在,手机扫码就能看到详细情况,“对于员工来说,会更专注于自己的工序”,大大降低了“过程消耗”,版房的效率提高了15%左右。
版房的数字化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化如何在最传统的生产车间的起作用,从原料到制成品,各个生产环节被数据化并通过系统进行精确地控制,使工厂更懂制造,生产更加精益。这或许能给更多企业以启发。
相较于顺琦手袋初尝数字化的“甜头”,东莞一些企业对数字化的运用则更为全面、系统,成效显著。“生产制造是我们关注的最核心,制造方面的数字化成效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及成本的控制,”运时通控股集团(简称“运时通”)资讯中心总监李文杰介绍,数字化转型后,质量合格率提升至 99.8%,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营收增长20%以上。
运时通还打通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与办公系统(OA)、企业资源规划(ERP)、营销系统的链接,将企业的“研、产、供、销、服”全链条实现数字化覆盖。李文杰表示,去年光软件这块已经投入了上千万,近年来研发、营销也被提升至与制造端同等重要的环节,数字化让企业有更多的触角去感知市场的真实状况,有了多维度的洞察,调整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
数字“钱”能:企业新的增长曲线
数字化应用的背后,是数字化的输出。近年来,一些企业乘着工厂数字化、智慧化升级的“风口”,深耕企业所在领域,将硬件及软件集成为“解决方案”,为自己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在大朗石厦村工业区,做了近30年的塑胶辅机设备供应商的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简称“信易集团”),其产品用户不少是国内外知名企业,当数字化赋能之风吹来之时,信易集团闻风而动,在2019年推出了自己在注塑领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信易集团展厅,进料、除湿、烘干、注塑、监视等设备的被依次串联在一起,让客户可以更直观了解他们的解决方案。“基于公司十多年的数字化转型积累,才推出了首个智能注塑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信易集团行政经理李国贤介绍,这套系统包括了进料、烘干、注塑等设备及软件,规划和把控了各个核心环节,全程通过MES系统指挥和监控。
目前,信易集团一年能卖出300套方案,订单金额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该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白燕涛表示,集团的数字化产品与东莞企业的适配度较高,“东莞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我们的MES解决方案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哪怕只有10多台设备的小型企业都可以用。”白燕涛说。
“数字化服务每年有20%的增长,今年预计会翻倍。”近年来,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简称“台达”)凭借在电子制造领域积攒的制造经验,为自己在数字化领域开辟了新天地,业务遍及全国。台达智能制造事业部营销总监杨应龙表示,台达生产的电子产品多达几万件,对电子组装业的制程更了解,公司的解决方案就是奔着行业痛点而来,更具实战性。
“今年以来,参加了多场东莞组织的数字化研讨对接会,了解到更多东莞本土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杨应龙表示,今年,台达会出一些更为普惠、经济的方案,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东莞还有一些更为“老牌”的数字赋能企业,比如盟大集团、拓斯达、领益智造等企业在数字化领域起步更早,也走得更远。
在2015年,拓斯达就开始嵌入“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整厂水电气系统、配套设备等多领域实现了体系化制造。从2017年开始,拓斯达打造一个相对闭环的产业链,保证客户高性价比的投资回报率。近年来,拓斯达又推出便捷型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拓星链”以及集成侠App,“拓星链”实现对生产设备24小时无缝“监护”,“集成侠”将各行业的中小型自动化集成商进行分类打标,与制造企业的海量自动化需求精准匹配。
十年来,盟大集团深耕环球塑化和大易有塑两大平台,为塑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户提供产业链大数据、行情、供求、采销、仓配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服务,做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目前,盟大集团正在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塑化行业商贸流通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李实表示,通过二级节点不断收集数据,建立数据体系,实现一物一码,对产品进行溯源,在保证消费安全的同时,也为企业产品的数字化营销提供支撑。
政府奖补:激活更多企业加“数”
近年来,东莞给政策、给资源、给资金,大力支持、激励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据东莞公布的数据,截止2022年底,累计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超5000家。金太阳、诺丽科技2家企业入选为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29家重点企业入选为“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培育企业”,新增“数字工匠”技能人才8.68万人次。
去年,东莞出台了《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三方面出台15条措施,真金白银奖补,激励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同时,成立专门的赋能中心,加速推动服务、政策落地。
去年5月,东莞市东数互联网产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级全资子公司)成立,专注于打造东莞思爱普(SAP)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简称“数字化赋能中心”),该中心通过生态伙伴齐发力行动、痛点产品广实施行动、SAP技术云学习行动、沙龙交流定期聚行动、技术创新本地化行动、传统行业建数链行动等“六大行动”,落地东莞奖补政策,促进工业企业“上云用数”。
目前,该数字化赋能中心已集成了近50家数字化生态服务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平台支撑。东莞数字集团总经理叶琨洪表示,现阶段,企业转型的意愿还是非常强烈的,数字化基本覆盖到制造业各行业,只是企业各自数字化转型程度不同。一年来,该赋能中心拜访超300家企业,将政策、服务送到企业,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问题,已成功服务本地制造业企业超100家,顺琦手袋、信易集团等就是他们最新的服务案例。
同时,该数字化赋能中心通过展现如运时通、领益智造、生益科技、拓斯达等数字化转型的精彩案例,搭建起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扮演好撮合者、贯彻者、监管者角色,让更多服务商和企业一起参与数字化这场“盛宴”,嫁接数字化成果。叶琨洪表示,赋能中心对东莞本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还会按照相关比例给予资助。“希望通过政府补一点(资金)、服务商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加速助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原标题:东莞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