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技术帮煤电厂减排 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5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6
核心提示: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中国是煤电大国,而煤电的产生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调查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0.04%,而燃煤电厂所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10%—15%。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碳集中排放源。碳捕捉技术能够有效将发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出来加以利用,实现减排。有关媒体最近在华能北京热电厂参观了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目睹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过程。

在项目现场看到,这个碳捕集项目包括捕集和精制两大区域,整个露天区域管道纵横,其中两座分别用于吸收和再生二氧化碳的“高塔”十分显眼。技术人员介绍,这套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运行原理是利用碱性的乙醇胺溶液与酸性的二氧化碳发生可逆反应,即在40摄氏度左右时乙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水溶性盐,从而将二氧化碳与烟气分离;而当温度升至110摄氏度左右时发生逆向反应,二氧化碳又被解析出来,从而释放出二氧化碳。最终经过提纯等工艺,二氧化碳的纯度可以达到99.99%,满足多项检测要求后,可做食品级使用。

据了解,该工程是中国首个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也是国际上规模较大的项目,于2008年投产。二氧化碳回收率大于85%,年可回收二氧化碳3000吨,形成日产12吨的规模。这些达到食品级使用标准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可乐、啤酒等,还可以用于工业上的焊接。技术人员现场用二氧化碳制作了一袋干冰,记者隔着袋子摸上去十分冰凉,很快有工作人员提醒谨防冻伤,而将干冰放入水中后则会出现气雾缭绕的现象。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如果把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回来,再用于其他地方,就避免了为了使用而重新生产二氧化碳,因此不生产本身就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过,目前碳捕捉的成本十分高昂,能耗高更是缺陷之一。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仍然是处在示范及研发阶段,没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据韩晓平介绍,除了碳捕捉外,目前二氧化碳的利用方式还有几种,一是直接的气体利用。二氧化碳在工业上用途广泛,除用于制汽水外,还可用于炼钢、化工、消防、医疗。二是把二氧化碳重新变回成一些材料,如做成碳材料。三是生物法。利用藻类“吃”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特性,培育出一些藻类,将“吃”完二氧化碳的水藻炼成碳氢化合物,制成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

韩晓平说,目前二氧化碳一些新的利用方式,利用效益并不好,不少应用还处在研发阶段,成本非常大,因此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助,单靠企业自身效益很难实现。现在看来,生物法等未来还是较有潜力的。如果能够大规模生产并降低成本,人类向生物时代又迈近了一大步。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