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最终只批复了一条特高压工程--浙北至福州交流工程开建,这意味着,按照上述线路投产时间表,8条特高压有望在今、明年全部开工建设。
此次获批建设除8条特高压外,还有4条超高压建设通道。其中,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在可研阶段将确定是否采用直流特高压输电方式。
国家能源局在批复文件中明确表示,各有关单位要抓紧推进实施12条重点输电通道相关工作,确保按规定时间形成送电能力。国网、南网两大电网公司要落实好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规划选址等外部条件,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意见。
国家能源局提出,送端配套电源项目首先尽量解决当地富余发电能力,同时因地制宜配套一定规模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与煤电打捆外送。
此次建设12条电力外送输电通道目的在于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能问题;并且结合全国电网规划滚动研究成果及中介机构意见,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安全经济、科学务实”的原则,推动重点地区能源输电通道建设。这样能确保特高压工程建设在严密论证后不断落实。
事实上,尽管交流特高压建设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国内特高压项目的审批并没有止步,争议中的特高压已经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审批。业内认为,2015年前后将会迎来特高压建设的爆发期,特高压设备厂商也将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