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名为雾霾天气智能探测仪,是专门用来探测雾霾的仪器。发明者是一名在校本科生,她用多年的时间来开发这种仪器。它不仅能准确“读”出雾霾天南京人的“视力”情况,而且还能够分辨出一场雾霾天来临时,能见度的极速下降,究竟有多少是雾粒子在起作用,有多少是霾粒子在起作用。这为大范围实时监测雾霾天气提供了可行性。能见度探仪器有一只相对而视的“眼睛”,王成芳说,这两只眼睛都安装有“红外线”装置,它们共同捕捉两个红外线“眼睛”之间的团空气,然后利用红外装置“透视”其中的污染物粒子的粒径大小,成分,而对于空气中的污染物粒子的消光系数进行精确测量,从而能够精确推算出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精确的能见度。这个能见度探测仪的一个好处是,不仅能够取代人眼直接探测灰暗的天空究竟能看多远,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分清南京模模糊糊的天空究竟是由什么样的颗粒物在起决定性作用。前研发出来的能见度实时监控装备,在终端可以实时显示能见度信息与能见度-时间曲线,这将为气象专家提供清晰具体的预报信息。
在气象预报领域,雾霾提前预报一直是个难点,气象专家介绍说,雾霾在气象学上区别很大,虽然它们都会造成低能见度的状态,但是实际上除了湿度条件以外,雾霾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比如,由于气溶胶污染物浓度较高会造成霾,而它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气溶胶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黑炭、重金属,还有一些其他元素。同时,数值预报需要考虑的条件和因素也很多,包括能见度等的监测、预报难度比较大。
可见,在我们头顶的天空已经不是原本空气清新的蓝天,而是名副其实的毒瘴,在漫长的时间积累中一步步残害我们的身体。这也引起我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反思,若是要恢复蓝天碧水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政策去整治环境,而科学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多的仪器将会运动到治理环境的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