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老调重谈】漫长的价格机制改革成行前,天然气发电行业能做些什么?
成本是天然气发电企业努力发展的方向,解决成本和盈利之间的倒挂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两年一次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让天然气发电企业叫苦不迭,上游天然气价格抬升,天然气发电价格却无法相应上升,导致每次气价调整之后,天然气发电的盈利都在持续被压缩。会上,被作为成功典范的天然气分布式多联供业主华润协鑫就表示,单纯依靠天然气发电进行经营实在难以为继。
天然气作为调峰,在中国面临不同能源价格之间巨大的落差,大部分天然气电厂利用小时极其微小,不仅节能效果无法达成,天然气电厂的经营也如履薄冰。这让很多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开发者要“到地方发改委上班,跑电价”,要靠政府商定的无利润电价或者补贴存在。
因此,几乎在每一次天然气发电讨论会上,最后的结论都会推到价格机制的头上。天然气企业呼吁“气电价格联动”,要求更高的上网电价,将电网和油气企业看作发展天然气发电的瓶颈——然而电价上升对于下游的制造企业成本抬升问题又会出现何种影响?归根结底,天然气价格的问题是如何为这种昂贵的化石能源找到最适合的市场空间和制度空间,仅仅是电价升高,也只不过是将成本问题向价值链下方继续下移而已。
无论如何,价格补贴或者非制度性的利润腾挪并不是长久良方,这些都需要一个根本性的价格制度变迁。除了等待漫长而未知的未来,等待政府和制度先作出宏大叙事般的调整,企业是否能有改变的商业主动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布式能源的商业思路也许可以带来商业空间——从多联供的蒸汽、热水、制冷等方面寻找利润空间。(广州大学城的项目最初也花费了很多功夫,获得了单独特批的蓄冰电价,这一过程是其他项目可以总结学习的经验。)
天然气下游市场里60%都用于天然气发电、燃料和建筑方面,也就是说,天然气市场需求培育要考虑天然气在这些部门的盈利问题——这些方面恰好可以利用冷热点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找到利润挖潜的方向。
思考二:【前置思考】分布式的需求培育
外部性是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的优势,因为清洁和能效更优。外部性优势固然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的力量进行强推,也可以通过资源税的合理配置来推动具有环境外部性优势的项目。但是否能够让外部性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在这方面,可能要跳出一个能源项目本身来思考,将分布式能源系统放在城镇化的新趋势中进行尽早布局。
找到能够从这种外部性中获利的合作方非常重要,目前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合作方包括地方政府的工业园区或者具有可持续理念的商业楼宇开发者等等。不过,华润协鑫的项目负责人的经验表示,可能与前者合作的模式要优于后者,原因在于商业楼宇客观上难以容纳大型的项目,或者其能源使用的规模无法真正实现。工业开发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与高耗能工业企业捆绑,通过多联产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提高招商引资的实力——正是这种外部性发挥商业意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