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 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随着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知识产权包括专*、商标和版权等成为国家及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专*”对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护企业对产品的生产、使用、销售的权利。
LED产品市场也一样,同样存在着侵占专*、仿冒复制、以次充好等现象。所有这些现象严重地损害了专*发明者的利益,影响了企业开发创新的热情,给
LED行业正常有序的发展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为行业以及市场的健康发展,LED生产企业应增强自身专*意识,勇敢地拿起专*这个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打击那些侵占专*、抄袭复制的不良厂家,维护和规范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
产业尤其是其上中游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全球经过二三十年技术储备,原始创新和高端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难。因此,知识产权尤其是专*日益受到重视,在全球创新链的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日亚化学、飞利浦流明、欧司朗、丰田合成、科锐等为代表的日、美、欧洲的半导体照明公司经过多年的专*积累,已经基本形成了技术垄断的局面。同时,这些公司利用各自核心专*,采取横向(同时进入多个国家)和纵向(不断完善设计,进行后续申请)扩展方式,在全球布置专*网。在强大的专*壁垒面前,国内半导体照明企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举步维艰。
近日,两年一届的Light+Building2014法兰克福国际照明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然而,展会现场的一件大事,让“所有展商”谨慎起来--欧司朗专*高管现场巡查,两中国企业被“撤展”。该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中国制造”历来被西方称为“远东之兽”,这个比喻的背后,一方面喻示了西方世界眼中“中国制造”的“凶猛”势力,而另一方面,则喻示西方世界眼中了“中国制造”的“野蛮”与粗糙。
长久以来,中国虽然因为制造能力获得不少商机,但也因为“仿制”能力受到国际市场的防范和排挤。尽管中国制造业为全球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代工,但是利润却被自身的无序竞争、价格战拉低了,形成低利润的恶性循环,更顾不上创新和专*保护、维权了。无疑,“代孕”模式难以“孕育”出一流企业,更遑论品牌建设。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而专*就是对自身创新技术突破的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