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多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的海洋大国,海洋环境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权益等根本利益,一直以来,中国的海洋数据监测相对落后。
近半个世纪以来,海仪所一直致力于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研究开发,培养了一支严谨有实力的科研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和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研制出一批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海洋监测设备。
据了解,“海仪所”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院、市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取得各项专*300余项,其研发生产的海洋监测设备被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全运会、2010年世博会、2010年亚运会、2012年亚沙会等,技术实力得到广泛认可。
系列海洋资料浮标技术国内领先
海仪所不断致力于海洋资料浮标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海洋资料浮标已实现系列化,主要包括10米浮标、6米浮标、3米浮标、船型浮标、波浪浮标等。
海洋资料浮标是一种无人值守、高度自动化的海洋水文气象观测遥测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洋预报、防灾减灾、海上维权等领域。其中,由海仪所研制的大型资料浮标具有抗恶劣环境强、容量大、在位时间和寿命长(最长使用寿命达20年)、抗人为破坏能力强等特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
目前,由海仪所研制建造并提供技术保障的、在海上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资料浮标上百套,其中装备国家海洋局“海洋资料浮标网”43套,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网”27套,其他涉海单位32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