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卫星导航的联合收割机
你如果认为农业机械乏味无趣而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则可以肯定你没有见过Lexion系列的联合收割机。这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联合收割机是由卫星和激光来提供精确导航的,它每小时可以收割60吨粮食——足够供给35万人的城市1天所需的粮食,实时的感应器可以测算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而且可即时调整下一个季节施用的种子和化肥量。格拉斯公司(ClaasGmbH)在德国哈瑟温克尔市(Harsewinkel)生产的Lexion联合收割机每台标价40万欧元,比与其竞争的同级别顶级收割机价格高出1/3,但是,更高的生产率让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来的大农场主们趋之若鹜。有3000名工人的哈瑟温克尔工厂76%的产品都要销往国外,而且该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9年。中国的竞争对手并未让这个快速成长的年销售额27亿欧元的格拉斯公司感到担忧。公司总裁瑟奥·弗赖(TheoFreye)说:“只要不断创新,我们就不怕任何人。”
历史的教训
“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工业革命,较邻国法国晚了30年,此时英国工业革命更是接近尾声。由于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在列强挤压下,以剽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等“卑劣”手法,不断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廉价销售冲击市场,由此遭到了工业强国的唾弃。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制造”被评为“价廉质低”的代表。
1887年,英国议会通过新《商标法》条款,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都必须标明原产地,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货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