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讯: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碳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二氧化
碳排放分别同比下降4%、4.2%左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累计完成“十二五”目标的87%、77%左右,能源消费总量预计控制在7400万吨标准煤左右,为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配套细则,编制完成了2005-2010年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搭建了试点建设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2013年12月27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在本市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建立碳排放配额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核查制度。2013年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创新服务平台,发布年度节能
低碳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和典型案例,促进产学研用供需对接。二是着力夯实“标准、计量、统计、考核、监测和监察”的六位一体基础能力,制修订并发布35项节能低碳标准,制定实施6项节能低碳统计制度,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体系建设和《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修订工作,使节能降耗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数可查、有量可核。三是广泛调动全民参与,率先发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切实使行为规范成为推动节能工作的内生动力。
四、获批全国唯一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探索实践面向全国示范推广的服务业清洁生产工作促进体系
2013年11月,本市出台《北京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并发布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三年推广计划。计划在三年试点期内,一是集中精力、整体推进318家重点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涵盖医疗机构、住宿餐饮等十个行业领域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单位。二是组织实施60个左右体现先进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与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业清洁生产项目,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给予项目投资总额30%的财政资金支持。三是树立30家左右清洁生产绩效综合评价较好的典型单位,在试点推进工作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经过三年建设,预计本市服务业能耗强度可以下降10%左右,可实现年间接经济效益6亿元左右,直接节约标准煤1万吨以上,减少水资源消耗400万吨,削减各类废弃物排放约10万吨,基本形成可面向全国示范推广的服务业清洁生产促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