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探月总设计师落月揭秘:探测器靠自身系统躲过大坑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3
核心提示:
讯:在昨天中国科协举行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嫦娥三号也做了失败的准备,故障预案做了200多个,到现在一个都没有用上。未来担负月球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将面临四大难点,必须带着“小火箭”返回地球。

  防范风险:故障预案做了200多份

  吴伟仁指出,我国航天界越来越自信了,此前“资源一号03星”发射失败的消息很快就公布了。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失败在所难免。当年美国、苏联探月失败的次数很多,但他们屡败屡战,最后也成功了。嫦娥三号也做了最坏的准备,故障预案做了200多个,到现在一个都没有用上,但一定要做。如果真失败了,确实会感到压力很大,相信全国人民也能够理解。

  投资效益:嫦娥将有巨大民用价值

  吴伟仁介绍说,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投入了250亿美元,按照每年平均量算,大概占GDP的百分之二到二点五,而我国探月计划现投入资金大概占我国GDP的万分之几,相对来说并不多。

  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投入和产出比为1:15左右,技术产出的成果转移到民用、转移到其他的国防领域的使用,效益很高。现在很多儿童用药都是阿波罗的成果。我国探月工程的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新研制新的材料,之后有巨大的民用价值。

  北京晨报(微博)记者注意到,2012年我国GDP为51.9万亿元,如果按照吴伟仁“万分之几”来计算,我国探月计划每年的投入大概是百亿元量级的规模。实际上,以近年来国内一些特大城市修地铁为例,每公里地铁的造价就高达7亿到10亿元,相比之下,我国探月计划的成本并不算惊人。

  落月揭秘:着陆器躲避20米大坑

  细心观看嫦娥落月直播的人们会发现,着陆器着陆后的地点前方是有一个坑的。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熇介绍说,通过监视相机拍的图像发现,着陆器右前方有一个坑,还有石块,而恰恰是着陆器落脚下这块地方是非常平坦的,说明自主导航自主避障的功能很好地实现了。这个坑距离着陆器有十几米,直径是20米,深度是2至3米。此后的巡视器利用导航路径规划,可以绕开这个坑走,不会受影响。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