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卡住脖子”的项目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前期工作早在4年前便已启动。曾经参与过该项目评审的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2009年6月,国家电网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牵头,组织国内6家电力设计院,两年时间完成了工程可研设计报告。
2011年5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2012年8月,国家能源局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之后的当年10月份,全部核准支持性文件落实并上报核准请示。
“至此,该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专业技术论证全面完成,已具备核准开工条件。”刘开俊说。
特高压交流项目核准此前已有先例。今年3月18日,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4月11日,该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而这一工程是继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之后的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
此次被审批“卡住脖子”的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也属于华北、华中、华东“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规划方案中的一部分。按照规划,这条线路将与10月份新近投产的特高压淮南—浙北—上海交流工程、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的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共同承担连接华东四省一市电网的受端电网支撑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介绍,华东特高压主网架建成后,相当于建设了一个电力输送的高速公路主干网,电网的输电能力将大幅提高,为大规模区外送电提供支撑,同时解决目前已经面临的短路电流大面积超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