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伏终端市场规模化融资,笔者坚持以为“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滚动发展”是最适合模式之一,金融创新是支持这一模式的关键,抓住金融创新就抓住了终端市场融资的关键。
核心提示:
讯:2014年中国
光伏终端市场建设目标是14GW,到2015年累计建设目标是35GW,资金需求分别是1200亿元、累计3500亿元,中国正在成为
光伏发电大国,每年的建设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从中国产业、金融环境的现实看、从资本市场成熟国家的经验看,解决如此巨大资金需求的希望在金融创新。
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点”,其意义十分重大。笔者以为,没有强有力的终端市场就没有强大的光伏产业,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扩大国内终端市场与产业转型关系重大。2012年以前,中国光伏只是一个全球最大的
光伏产品加工国,处于产业链利润的最低端。只有生产型企业进入终端市场,才有可能实现向光伏发电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中国光伏产业的升级换代时代才能到来;其二,扩大国内终端市场与调整中上游供求失衡关系重大。当前的光伏产业是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在中上游产能仍处于严重供大于求时期,通过合理扩大下游市场需求,反向引导中上游调节供给、产业整合十分必要。所以合理构造终端市场,既是加速产业整合的纲举目张之举,又是维护和提高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建设规模为4.2GW,位居全球第三位,个人屋顶光伏电站规模占全部终端市场份额的65%,主要是由5家企业完成,其中因发展最快而被中国
光伏企业热议的Solarcity一家便占据了这个市场32%的市场空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光伏产品生产企业转型为发电服务企业并成为龙头老大,是资本市场的完善和金融创新支持的商业模式发挥着根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