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农村都开始用无人机送奶茶了。嗡——嗡——一架无人机稳稳落在了一个大箱子里,不一会儿,一杯热乎乎的奶茶就拿到了游客手上。而在深圳,笔架山体育公园、深圳湾公园等公园已设置10余条无人机配送航线。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美团无人机在公园场景的单日单航线订单量峰值约为200单。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由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衍生出的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等特点,能够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赛迪顾问测算,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可达6702.5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591.7亿元,乐观预计到2026年突破万亿元。
当前,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空中飞”逐渐走向“落地用”。无人机外卖已经不稀奇了,除了“空中外卖”,无人机在医疗、农业、测绘、交通等领域也有所涉足。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明显增大,新职业“无人机飞手”应运而生,正逐渐成为新的就业“风口”,甚至有杭州的驾校改做无人机培训。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控制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照。CAAC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分为三个等级: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证。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已经达到187.5万架。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低空经济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应用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更需要能够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创业等领域发挥综合作用。
虽有“百万缺口”,但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那些想要从这份工作中获得高额回报的人,应该要“降低预期”。面对这一新兴职业,求职者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不要盲目追求高额回报。虽然无人机操控员的市场需求巨大,但市场竞争也同样激烈。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除了掌握基本的操控技能外,还需要持续学习和深入耕耘行业知识。
【快问答】
无人机飞手人才短缺,对年轻人就业有什么启示?
紧跟新兴产业的职业风口。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了从“技术应用”到“商业落地”的快速迭代能力。年轻人需敏锐捕捉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关注无人机、人工智能、beplay规则 等跨界领域,主动参与技术革新浪潮。
复合型技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无人机飞手不仅是“操控者”,更需要具备数据解析、航路规划、应急处理等能力。年轻人应建立“技术+场景”的知识体系,例如农业植保方向需掌握作物学知识,物流配送需理解供应链管理逻辑。
理性看待职业回报与成长周期。虽然行业缺口百万,但初级岗位可能面临薪酬天花板。建议将无人机技能作为职业跳板,向研发、运维、培训等高附加值岗位进阶,或在垂直领域(如电力巡检、影视航拍)建立差异化优势。
【AI评】
当浙江山村的游客接过无人机送达的奶茶,当深圳湾公园上空交织着物流航路,这些场景不仅展示着科技的温度,更预示着万亿级经济新赛道的开启。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用得好”,本质是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的一场双向奔赴。
当前的人才困局折射出深层次矛盾:面对187万架无人机与百万缺口的数字落差,破解之道在于构建“教育-认证-就业-成长”的全链条生态,让每个飞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升空航道”。
对年轻人而言,这既是机遇也需清醒:无人机操控终将走向高度自动化,唯有向上突破才能避免沦为“空中骑手”。当低空天幕渐开,那些既懂代码又能读云图、既会调试桨叶又深谙行业痛点的“新蓝领”,将成为托举产业腾飞的关键力量。(鸣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