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决定目前3D打印技术无法平民化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9
核心提示:
讯:“ 3D打印”在今年可谓热火了一把,对于该技术有人看好,有人唱衰,但不管怎么说,在媒体的轮番轰炸下,“3D打印”这个名词在普通民众的心理确确实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该技术要想走入寻常百姓家貌似还要面对许多困难。

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新鲜,3D打印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而 3D打印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只不过此前该技术一直默默无闻。

的精度是0.1毫米,发展还很不成熟。虽然能打印几乎所有静态的形状,但对于运动的物体就很难实现了,更是难以保障其清晰度。在精益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方面,3D打印并不占优势。另外,3D打印虽然减少了切削等环节,却增加了软件、设计、材料等环节,如果加上产品合格率低造成的浪费,实际成本节省还是增加很难一概而论。实际上,打印成本偏高是不争的事实,每克成本10到100元,放在某些行业可能得不偿失。

  其次,是安全隐患。

  虽然3D打印出的*将“3D打印”带进了大家的视野,但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忧虑。如今网络发达,一些枪械机件的数码模型非常容易传播,如何防止不法之徒利用3D打印制造杀伤性武器是3D打印普及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况且,此前有报道,3D打印*能躲过机场安检,该技术一旦普及,谁能保证没有狂热的枪支爱好者,故意让它逃脱金属探测仪的监控?在没有很好的安全防护政策出台之前,推行3D打印,是不是太冒险了?

  第三,是道德与伦理的挑战。

  2D平面时代,偷拍、艳照已经足够令人恐慌,如今3D时代来临,人们更应当做好屏蔽与自我保护,偷透扫、偷拍、平面照片直接转为3D等高科技的民用化将让人们防不胜防--透视扫描一个人体简直就是秒杀。如今,婚纱照都out了,3D打印机可以扫描坐在摄影机前的新娘形象,直接打印仿真人偶。上个月亦有报道称,东京秋叶原的“克隆工厂”提供3D打印真人克隆娃娃服务。人们在惊叹科学技术的神奇时,不得不引起隐私方面的恐慌。如果有人打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恐怕这就不仅是侵犯肖像权的问题了。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