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艰难“创业期”:我国面板迎“红利模式”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18
核心提示:
网讯:4月21日,我国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3年度财务报告显示,该年度京东方实现营业总收入337.7亿元,同比增长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11%,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17.1亿元;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长逾815%,创京东方、也是民族面板企业历史最好成绩。

人,TCL集团2013年年报显示,华星光电成为了TCL集团实际的“利润奶牛”:2013年保持满产满销,销售液晶面板及模组产品2162.8万片,成为全球第五大液晶电视面板提供商;实现销售收入155.3亿元,盈利22.6亿元。同期,TCL集团净利润28.9亿元。除华星光电贡献了大头利润外,作为TCL集团的主业之一,彩电和手机产品,也是华星光电参面板产业的“下游客户”:华星光电的价值还在于,提升了TCL集团在彩电和手机用面板上的自我供给和外购成本控制能力。

一直是我国除半导体芯片外,最大的机电进口部件产品。民族面板企业的崛起,则彻底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广泛受制于人,时刻被人卡脖子的状况。2006-2007年,本土彩电企业大量出现,“手攥现金,无处采购面板”的供给困难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降低了大量的采购成本。仅以彩电产品为例,为国内近亿台产能所节约的年度采购费用就不下百亿元、甚至200亿元。这些变化直接反应在最终产品的售价上,反应在全国每年5000万台内销产品,5000万个家庭的彩电购买成本上。

的进军开始,国内已经陆续建成和在建,北京、合肥、重庆、深圳,四个本土自主的千亿级显示产业基地;建成鄂尔多斯、成都、南京等数个500亿级别的显示基地。

  同时,本土面板企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外资企业加快在华投资和设厂,形成了广州、苏州和昆山,三地韩系和台系厂商主导的500亿级别的显示产业基地。——虽然不能说,没有本土企业的成功,外资企业就不会在华设厂,但是,本土企业的强大竞争力,绝对是外资企业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的催化剂。

  以面板显示为龙头,国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技术储备、人员储备、研发实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2013年,京东方新品首发率占到全球的三成以上。清华大学等高校、中航工业、中国电子等大型国有集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都加入到了显示面板产业、特备是上游材料、工艺和设备技术的研发之中。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