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近三十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的滥觞之地,其实从南宋起,浙东一隅便呈现出“其货纤靡,其人多贾”的浓厚经商文化。而这种土壤所滋生出的永嘉学派,对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进行了务实性补充和改造,提出义利并重。这种思想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温州商人的心中,出生于温州乐清柳市的南存辉自然也概莫能外。只是南存辉似乎更加推崇传统儒家的准则——为了“义”可以舍弃“利”。族伯父、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送给南存辉一副对联:须知道义无价宝,切记富贵有尽期。南存辉说自己从中悟到了赚钱第一但不是唯一的道理,并且相信“知止后定”。这几个字出自《大学》,意思是说,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
也正是基于此,南存辉创立并且带领着正泰,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化浪潮中稳扎稳打。最初的那个不起眼的开关厂,如今已在beplay规则 、民营银行多个领域崭露头角,30岁的正泰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正泰大事记
■1984年
正泰集团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注册成立。
■1994年
温州正泰集团获准组建,成为温州地区第一家低压电器集团,也是全国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家企业集团。
■2006年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正泰正式进军beplay规则 领域。
■2010年
正泰电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以低压电器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
■2014年
正泰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以正泰为主发起人的温州民商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筹建。
(注:本文人物自述栏目部分内容摘录于《中国企业家》。)
□人物自述
南存辉的30年
犹记当初为何出发
“30年前,我为了生存而创业。30年后,为了责任再出发。人有时候是被环境和现实逼出来的。如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倒逼出来的。温州地少人多资源匮乏,外界说我们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其实是因为生活环境太艰难了。”——南存辉
回头看1984年,当年创立的正泰、万科、联想都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标杆企业。当年不论是政策上的放宽,还是人们思想上的解放,都会激发企业活力,这些企业都是经历过风雨的,都是在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首先,正泰、万科和联想都是坚持主业发展不动摇的,我们都是做深专业化的,没有人见到正泰去做房地产,万科做电脑,联想去做低压电器。其次,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品牌,不论是正泰的自主知识产权保卫战,还是万科自身的“制造型企业”模式,或是联想的电脑,都有很好的品牌市场。最后,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也都是根据市场和政策,积极推动的。一个企业选择的发展方式会决定它最终走向何处。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泰能有今天,似乎是必然的。但我不否认,企业的发展也有那么一点“运气”的成分。但所有的“运气”都必须是建立在看准方向、扎实工作基础上的。
关于企业接班人,我很欣赏任正非引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一句话:“宰相多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的锻炼。在加强现代企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只有让他们到基层,到一线经历了摸爬滚打的实战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才有可能担当大任,成为继往开来的企业接班人。
改革开放时代,赚钱的机会很多,但每个人、每个企业的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去做,什么都去赚。我们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基于我“产业报国”的理念,同时充分考虑了我们拥有的资源、能力、团队后作出的选择。多年来,我们提出“用减法把企业做大,要用加法把产业做强”。我认为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
我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改革开放,这个时代造就了我们这一帮人。所以,在我们肩上也担负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今年是正泰创业的第30个年头,现在还不是谈成绩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不忘创业时的谦虚,经常提醒自己当初为何出发。
□企业历程
正泰的30年
从小柜台到大企业
上世纪80年代,修了3年鞋的小鞋匠南存辉,放下修鞋摊在街上租了个柜台做起了开关生意,第一个月赚了35块钱。那个时候,柳市的开关生意已经做得不小,很多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前边门店负责销路,后边的手工作坊负责生产。1984年,正泰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注册成立;1985年,南存辉和朋友一起重组创业。3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柜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电器龙头企业和beplay规则 领军企业。
1.小鞋匠的生意经
◎柳市是一个镇,取大柳树下做生意的集市之意。从小南存辉就跟着奶奶下河摸螺丝,然后拿到街上去卖,稍大一点后,开始挑着米糠到集市上叫卖。
读书上学,有一天南存辉回家说,老师今天教了写借据,以后家里的借据就由我来写。母亲笑着说,牛皮写字,人要老实。做生意如果人不老实,就算把借据写在牛皮上都是没有用的,柳市的人借钱从来不写借据。母亲完成了南存辉最初的诚信启蒙。
13岁那年,南存辉因为父亲在生产劳动中意外受伤,卧床休息,身为长子的南存辉不得不子承父业,辍学接过了父亲的修鞋摊,成为了柳市大街上的一名小修鞋匠。南存辉后来回忆说,那段日子一生都记忆深刻,特别是大冬天,塑料鞋底冻得硬邦邦的,带倒钩的修鞋锥子一滑就会扎到手指头里,自己只能用破纸片把伤口包上了事。渐渐的,他成为了那条街有名的修鞋匠,因为南存辉修鞋下功夫,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再后来,南存辉的修鞋摊生意更火了,因为柳市的大街上多了很多穿皮鞋的人,这些人来自天南地北,是来往于全国各地国营工厂推销产品的供销员。这些人的皮鞋磨得快,所以南存辉多了很多回头客。不过很快,聪明的小鞋匠就跟上了这些匆匆追赶财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