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创建了一个链条式发展、集团化运作的“双百亿”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他坚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发展质量,积极反哺社会,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自主创新型企业和构建和谐企业的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功之路。
盛世创富,物换星移。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06年12月31日,在伊川电力集团财务管理系统的显示屏上跳动出一组栩栩如生的数据:资产总额160亿元,总产值109.5亿元,销售收入106.6亿元,利润19.96亿元,税金6.7亿元,出口创汇1.13亿美元。
这是一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据,它标志着伊电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双百亿”企业;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它包含着以戴松灵为首的全体伊电人10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期盼。10年前,该集团资产仅有10亿元,销售收入不足5亿元。10年内,各项指标竟翻了4番。
十年磨一剑,这一剑是如此的闪亮。
十年大跨越,这一越是如此的迅速。
十年大发展,在伊电集团闪亮登场的背后,闪亮着的是集团董事长戴松灵的大手笔、大气魄、大战略和大恩德。
波澜壮阔创大业
——大手笔,他出身贫寒,却自强不息。
1949年1月,戴松灵出生在伊川县白沙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兄妹较多,家庭生活十分拮据。与共和国同龄的他,在少年时代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15岁时,他初中没毕业就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务农。然而他刻苦钻研,自学成才,在农村电工岗位上靠发明创造走进了电力事业的大门。
——大手笔,他从零起步,却一鸣惊人。
1984年,刚刚出任伊川县电管所所长的戴松灵,瞄准当时全县电力紧缺这一突破口,带领电管所一班人克服缺资金、少技术等困难,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历时1年零8个月,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县级110KV变电站,创造了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奇迹。
奇迹,改变了伊川县经常性的拉闸限电现象,改善了全县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写了伊川县的历史。
奇迹,改变了戴松灵的一生,催生了他创造更大、更多奇迹的灵魂,拉开了他创造奇迹的序幕。
第一个奇迹之后,伊川县不断发展的工农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使戴松灵坚定了建设电厂的决心,这一下竟一发不可收,相继建成了3个电厂,一个比一个大,装机容量从2×12MW、4×125MW到2×300MW,机组一台比一台新。1995年,全国第一台系统外125MW发电机组在戴松灵的指挥下并网发电成功,一下惊动了全国电力系统。1996年,该厂2×125MW全面竣工投产,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分别位居全国县办电厂之首,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办电厂。2000年,该厂4号机组并网发电时,各项指标刷新了全国纪录。2005年,伊川第三电厂2×300MW机组并网发电,以17个月零17天的工期,刷新了全国300MW机组的最新纪录,创造了全国同类型机组安全好、质量优、工期短、造价低的优异成绩。
——大手笔,他不断拓展发展领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在发展电力事业的过程中,戴松灵逐步把优越的电力工业基础与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煤电铝一体化战略,相继建成了洛阳市最大的煤矿、亚洲最大的电解铝系列、亚洲最大的碳素生产线和国内先进的铝深加工生产线。20万吨电解铝项目创造了“四个月前期,一年建成,半年达产”的速度,被称为“超深圳速度”和“伊川速度”,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骄傲”和“世界铝工业的奇迹”。
经过22年的创业历程,戴松灵亲手缔造了煤、电、铝、铝深加工一体化的伊电集团;形成了1130MW火力发电,年产200万吨原煤、40万吨电解铝及合金铝、20万吨碳素等核心生产能力,资产、销售收入双超100亿元,成为全国500强工业企业、河南省十强企业之一。
——大手笔,他从不安于现状,对发展永不满足。
当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再造新洛阳的蓝图绘就,戴松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煤—电—铝—碳素”、“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产业链条,通过整合上游,巩固中游,发展下游,壮大规模,将伊电集团打造成产能匹配、布局合理、协调运作的现代化、集团化、集约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到2010年实现资产、销售收入“双超200亿元”的奋斗目标。当前,他正在带领全体伊电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辉煌的前景激励着他再次超越!伟大的事业激励着他再次掀开了更加波澜壮阔的画卷!
克难攻关只等闲
戴松灵带领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一部奋斗的史诗,都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创业的壮歌、胜利的凯歌。每一次创造奇迹的过程都展现着他那无比豪迈的情怀,每一首荡气回肠的歌中都激荡着他那超乎常人的气魄。
——大气魄,特别能“忍”,坚忍不拔,坚强不屈。
戴松灵在创造一连串奇迹的同时,不知遭受了多少冷嘲热讽。但他却说,只要我们有一种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就能够顶住来自外界的一切压力。在艰苦创业的历程中,他忍受的还有更多的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的挑战。在戴松灵的影响下,伊电人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五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