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剧”背后是各方力量对上市公司资源的激烈争夺,而随着口水战逐步揭开的是雷士照明的公司治理现状,令人触目:管理层之间甚至爆发了“肢体冲突”,8月8日下午,王冬雷与吴长江双方在争夺公司公章过程中,发生打斗。当晚20点25分,雷士一纸公告罢免吴长江,两人的矛盾正式公开化。
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创始人和合作伙伴发生龃龉似乎不可避免。正如雷士照明的另一位股东感言,作为创始人,吴长江在公司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公司只隶属于如今的股东,却不属于创始人,这才是公司权益的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失去控股权的吴长江,本应也接受失去对雷士照明控制权的事实,但此次公司内讧却因人事上的控制权而起,法律问题不得不在公司“人治”制度下举步维艰,以至于这一纷争仍然和两年前一样,无法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得到“文明”地解决。
延展开来,这两年一直陷于公司内讧泥泞中的老牌企业上海家化也是一番类似的光景。“产业+资本”的金玉良缘结出的却是一枚苦果。上海家化集团原董事长葛文耀与大股东平安信托内斗升级,直至葛文耀离职,平安强势介入,再至葛文耀旧部王茁被罢免引发法律诉讼,热闹一场接着一场。
可以预见的一点是,不管是雷士照明还是上海家化,公司在内讧中遭遇的创伤是巨大的。面对外来强敌时,公司往往能够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激励士气。但若遭遇耗时长久的内讧纷争,小则引起公司业绩危机,大则导致公司由盛及衰,走向没落。例如,上海家化的股价至今一蹶不振,而雷士照明由于2012年因吴长江和阎炎之争,当年公司净利大幅下降98%以上;而新一次内讧,恐怕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不容乐观。
“舆论战场”兵家必争
无论是雷士照明,还是上海家化,内讧事件都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动。与此同时,内讧的双方,也开始注意到舆论的力量,尝试以掌握话语权的方式,重新夺回公司的控制权。
早在吴长江和阎炎发生争执的时候,两人就双双通过媒体喊话,进行公开场合上的角力。剧情之下,舆论暗潮汹涌。几大门户和热门财经网站,纷纷推出专题,跟踪事态进展,深挖各种内幕,评议资本和实业的恩怨情仇。在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上,当事人吴长江、阎焱,加上围观者刘强东、陈年、孙陶然、王冉、牛文文等,纷纷拔刀,各站一边,而各类草根账号的围观更是引发了舆论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