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可穿戴设备,让你变成“透明人”?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0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5
核心提示:
用户的身份特征和消费偏好,还是设备生产企业针对用户的市场营销信息,甚至是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的对他人生活的记录,都变成了可存储、可处理、可整合、可深挖甚至可倒卖的数据信息。

面前,用户更像是一个个“透明人”。

  集成用户信息,穿戴者无处遁形

  “可穿戴设备目前是业界的一股潮流,科技巨头们纷纷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上推出最新的产品,然而在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种可穿戴设备中,几乎每一种都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隐患。”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袁健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可穿戴技术能够捕捉并收集个人的详细信息,比如生活方式、健康、位置、运动和日常生活信息。缺乏正确的隐私控制,这些数据最终有可能以人们未曾想象到的方式被应用,并产生个人身份盗窃、跟踪、欺诈和其他犯罪行为。”

  据介绍,可穿戴设备可以集成使用者的个人信息。由于使用者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到处刻印着使用者健康指数、行为习惯、消费偏好以及工作履历的个人信息肆意地漂浮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在庞大的数据面前,用户的日常生活就这样赤裸裸地暴露在公开化的网络平台里,可以随意任人窥探、分析、整合或研究。每个人都变得透明、无处遁形。

  那么,在使用可穿戴设备时,个人隐私是通过哪些途径泄露出去的呢?

  袁健介绍说,当前的可穿戴设备中,信息传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运动监测设备为例,首先运动监测设备收集个人的运动和健康信息;然后,这些信息通过蓝牙连接后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及网络同步;最后,上传后的信息会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这三个环节,都是庞大的个人信息库,都容易受到黑客的侵袭。

  具体来说,在当前热门的可穿戴设备中,应用于运动健身、医疗保健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很容易集成庞大的用户隐私信息,而这些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利益。

  可穿戴医疗设备就包含着隐私泄露的巨大风险。医疗保健领域,是当前可穿戴技术的一大分支,许多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比如胰岛素泵、葡萄糖监测和心脏起搏器,都带有无线支持,这些设备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应用于运动监测领域的健康腕带可以直接测量用户的心率、皮肤湿度、温度,追踪用户的日常运动水平和健康情况。然而,这一类运动监控器收集的用户信息,很容易引起保险和医疗保健公司的注意,它们最终会利用这些数据将保险费和个人生活方式挂钩。

  智能服装也是可穿戴技术应用的热门领域。它能够远程监控服装穿戴者的心率、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除了帮助运动员确定并解决性能问题外,这类服装也可以被用来监控老年人或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或者士兵和消防员在危险情况下的生命征象。这些个人健康数据在收集过程中,通常通过蓝牙或无线个域网等协议传输,容易受到拦截和侵害。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