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实质意义上的改革,是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5号文要求通过电力市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输配分开、竞争供电”,最终建立规范、公正和高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方案出台后,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同年还成立了正部级单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垂直管理体系负责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监管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
按照5号文的要求,国家电网只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其资产将分拆成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5张网,以培育竞争性的区域电力市场,配合竞价上网、竞争供电。同时电网最终要完成输配分开、主辅分离,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5号文对电力体制的改革也是相对彻底的,在横向与纵向对电力体系进行多重切割,甚至明确了每个发电企业在各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原则上不超过20%,保证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保持上下游一体化或者横向市场份额超过20%。
但电力改革止步于此,厂网分开(多元化竞争格局)仅在发电环节完成,发电企业增速缓慢,民营企业进入困难,90%以上的装机容量还是由国有企业完成的。电网系统离全国六张网的初衷相距甚远,国家电网并未按照方案拆成5张网,并且因特高压电网的上马而形成技术上的垄断。国家电网也成为全球上最大的一张电网,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同步互联电网——欧洲大陆电网,也是分区运行,与5号文对电网改革的目标相近。
既然电网是垄断的,供电企业竞价上网、竞争供电也就无从谈起,发电价格依然由发改委按照“成本+利润”的模式审批决定,根本没有实现竞价上网。以国家电网高度垄断为代表的电改格局,使得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体制越发僵化,越改革,电价就越高,当前国内占全部用电量85%左右的工业和商业用电实际支付的可比价格水平已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过往十年的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电监会形同虚设,国资委作为“婆婆”与国家电网齐声抵制拆分电网,而发改委则掌握着上网和销售电价的审批权。在市场相对垄断的格局下,发电企业虽然受到电网的挤压,但生存状况并不差,何况还可以榨取更上游的煤炭企业的利益,改革的意愿并不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电力供应紧缺,国家电网甚至以“电荒”来抵制被拆分的改革思路。电力败局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