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盛此衰,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差?
国内外差距:洋货价格上千,国货最低仅39元
号称世界上第一款全自动识别的智能手环——国产品牌bong第一代售价699元。但据其官网发布的信息,10月即将开售的第二代,售价仅定在99元,还包邮!
搜索淘宝网,智能手环式样众多。知名度颇高的Haloband智能手环售价仅39元,山水H1蓝牙智能手环售价99元,创盛通智能手环售价89元……类似的低价国产智能手环,淘宝上还能搜到很多。
线下售价又怎么样呢?
在多家智能设备销售商家那里,得到的国产智能手环售价和线上价格基本一致,大多定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相对动辄过千元的Jawbone等国外大牌,国产智能手环实在廉价。
智能手环绝不仅是小生产商在争夺,互联网公司“大咖”——小米公司也耐不住寂寞,于7月发布旗下首款可穿戴智能设备——小米手环,售价79元。业内人士称,小米手环低价杀入,足以“秒杀”国内大部分智能手环小生产商。
国产手环在低价厮杀,国外的同类设备却是另一番景象。9月5日开始的德国柏林IFA消费类电子展上,索尼、华硕等智能终端巨头纷纷发布自己的智能手环,价格均维持在千元以上。
低价原因:功能简单雷同,消费者视为鸡肋
为什么国产手环只能低价竞争?
在太升南路电子产品市场,随便挑选了10个国产品牌手环进行对比,发现大多数主打功能依然是闹钟震动、依托手机GPS的智能定位,以及依据手机重力感应器的运动和睡眠监测等,这些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显得十分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