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在汽车制造等高新产业领域,机器人90%是进口的—库卡的、ABB的、安川的。一汽、二汽、北汽、南汽这些大汽车厂,机器人用的基本都是外国的。
国际智慧产业联盟、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介绍,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体现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原始创新薄弱;智能化水平较低,机器人虽然能够替代人担负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机器人也需要智慧,开始向智能机器人转化,真正实现“人机一体”化目标还需要下功夫。
“在美德日韩等国家,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超过五成,一些完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以前要百人耗费两周的工作,现只需4人指挥一天时间就可完成。”罗百辉表示,目前,我国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预计中国有望在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4.5万台。而根据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15年相关设备销售收入将达1万亿元。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需要在这一竞争中审时度势、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目光,他们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国的机器人在技术个行业应用上不断向前发展。下面的这十大城市,在推广机器人方面尤其“卖力”正在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1、佛山 来势凶猛
佛山地处珠三角,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为佛山提供的巨大市场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培育了成批的机器人企业,佛山机器人军团来势凶猛,搅动着整个市场。
利迅达、嘉腾、鼎峰3家公司都是在金融危机前后开始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这3家公司可以算是佛山工业机器人领域最早的一批掘金者。当全球在金融海啸卷起的巨浪中震颤时,佛山悄然卷起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第一朵浪花。而这些最早泛起的浪花中,基本上都是从佛山传统产业中孕育出来的。
在早期顺德3家工业机器人公司中,利迅达在当下名气最大,曾在北京举办的工业机器人展览上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赞赏。其位于顺德陈村广隆工业区的工厂,也频频受到省市官员的关顾。
早利迅达一年进入工业机器人制造的顺德区嘉腾电子有限公司也是来自传统产业。嘉腾电子董事长陈友介绍,嘉腾电子此前只是一家普通模具厂,规模不大,主要生产手机配件。6年来,嘉腾电子已经研发出了多款搬运机器人,负重500吨。
截至2013年底,佛山的工业机器人的公司数量将近20家。
2、青岛 创新先锋
青岛可谓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先锋,水下溢油机器人、灭火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和意念控制机器人,青岛的创造力超乎想象,青岛高新区规划1000亩,建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将工业机器人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发展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配套零部件产业,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青岛高新区已经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机器人领域引导建立了市级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立了机器人本体机构研究实验室、控制系统研究实验室、智能夹具研究实验室,持续开展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攻关。目前,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高端项目初具规模。已落户机器人项目11个,2012年高新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24.7亿元,其中机器人产业产值1.5亿元。
青岛培育了创想机器人公司、思码特机器人公司、海尔机器人公司等一批机器人公司,在机器人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3、沈阳 行业领先
新松机器人--中国机器人行业执牛耳者,它安家于沈阳,所以沈阳无愧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重镇。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创造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史上88项第一的突破;洁净(真空)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大量替代进口;移动机器人产品综合竞争优势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被美国通用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列为重点采购目标;特种机器人在国防重点领域得到批量应用。在高端智能装备方面已形成智能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洁净装备、激光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能源装备、特种装备产业群组化发展。公司以近150亿的市值成为沈阳最大的企业,是国际上机器人产品线最全厂商之一,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导企业。
新松的产品成功出口到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一举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全方位满足工业、交通、能源、民生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端智能装备需求。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新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订单同比增长率达到108%。新松现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将产业战略提升到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全过程。这种独特的产业模式将会促成新松以无经伦比的竞争优势,再次成为“中国智造”的助推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公司连续被评为“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基地”、“全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起草并制定了多项国家与行业标准。
2011年沈阳市政府批复了新松机器人《关于成立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请示》,同意组建沈阳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对沈阳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升级和转型铺垫了基础。
4、上海 市场巨大
上海,长三角的龙头,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上海把发展机器人产业提到重中之重,上海优质的资源吸引国际上机器人领域排名前四的ABB、FANUC、KUKA、安川等纷纷在上海设机构。ABB机器人事业总部已落户上海,目前机器人的年产量达6000台,KUKA上月在松江的新工厂已开工,预计到2015年产能可达5000台。据市经济信息化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沈阳新松公司在上海设有子公司,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公司在搬运码垛机器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是教育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研究集团第21研究所等单位长期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
上海将拓展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使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应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