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合肥机器人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20
核心提示: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在汽车制造等高新产业领域,机器人90%是进口的—库卡的、ABB的、安川的。一汽、二汽、北汽、南汽这些大汽车厂,机器人用的基本都是外国的。

国际智慧产业联盟、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介绍,我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体现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原始创新薄弱;智能化水平较低,机器人虽然能够替代人担负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机器人也需要智慧,开始向智能机器人转化,真正实现“人机一体”化目标还需要下功夫。

“在美德日韩等国家,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超过五成,一些完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以前要百人耗费两周的工作,现只需4人指挥一天时间就可完成。”罗百辉表示,目前,我国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预计中国有望在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4.5万台。而根据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15年相关设备销售收入将达1万亿元。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将机器人应用在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更能为智能制造业增添发展动力。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式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合肥机器人产业被列入国家试点。在这一重大机遇下,合肥机器人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去年底,合肥首个智能机器人制造项目在新站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共分三期建设。一期为泛半导体工业机器人项目,将建设年产300台洁净传输、装配、检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二、三期分别建设服务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

今年1月,年产万台智能机器人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该项目将生产各类机器人和自动化产品,并为联想、富士康、广达、仁宝等多家笔记本电脑制造企业提供自动化和多种智能设备。

从无到有,合肥的机器人产业正在崛起。今年,合肥经开区又引进浙江一恒教学仪器项目,将目光投向“教学机器人”。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占地19.4亩,主要从事实验室设备、教学机器人等教学仪器生产和研发,达产后可实现年产3万套实验室设备、教学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不低于3.6亿元,年纳税不低于600万元。

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合肥不仅聚焦于重大项目建设上,还计划组建机器人技术服务平台等若干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也正在谋划,建成后合肥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和品质将得到更大提升。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