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河北光伏产能过剩阴云压顶 约4/5生产光企停产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0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71
核心提示:
讯:“中欧 光伏战”已经随着价格承诺协议的达成而成为过去,光伏业开始“休养生息”。然而,记者近日采访河北省多家 光伏企业发现,产能过剩的阴云很难随着“中欧光伏战”的结束而散去。由于供过于求,目前河北省约4/5的光伏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开工的企业中也只有部分是满负荷生产。更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50多家光伏企业中,仅有英利、晶龙、巨力3家可获得中欧价格承诺中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配额,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失去了欧洲市场。“后中欧光伏战”时代,产能过剩的 光伏产业将走向何方?

、电池、组件可免征反倾销税,不过于此相应的,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均有限定———光伏出口价格最低限度为0.56欧元/瓦,每年的出口总量不得超过7吉瓦(700万千瓦)。超过上述配额或低于承诺价格的部分,仍将被征收47.6%的反倾销税率,这项协议的有效期到2015年底。

良好时,其中的绝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了欧盟。而现在,7吉瓦的配额是全国93家企业分(94家参与对欧谈判的企业中,有一家并未签署价格承诺协议),其中河北企业仅占到3家,分别是两大光伏巨头晶澳、英利和规模稍小的巨力beplay规则 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我省其余40多家中小企业都无法获得对欧出口配额,面临着失去最大市场的困境。“(全省50余家光伏企业中)现在开工生产的只有10来家,满开工的更少,大部分是间歇式开工的。”刘献社说,目前只有晶龙和英利这样的大型企业能够基本实现满开工,即使是巨力、光为这样的第二梯队也受限于订单和成本,难以开足马力生产。

年产量已达35吉瓦,意味着超过1/3的产品无处可卖。

  不论是对于全国还是河北,产能过剩都已经成为一道缠绕在光伏行业头上的“紧箍咒”,制约着这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回首我省光伏产能过剩的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说:“2009到2010年那阵,光伏上得太多了。”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