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酝酿电力市场化改革,欲成立日本国家电网公司。彼岸的消息引起了国内能源界的轩然大波。有观点据此称,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建立统一的电网公司,而国内却讨论如何拆分电网,不符合国际潮流。
且不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下一步走向何处,单就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看,凭借简单一句话就下判断,难免有失偏颇。
日本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垄断,通过发输配售分离,使售电侧充分竞争降低上网电价,实现电源多元化,最终降低用户端的用电价格。从目的和方向上看,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基本一致的。
回顾日本电改历史,1951年,战后的日本将日本列岛(不包括冲绳地区)分为九大区域,每个区域分别指定一家企业承担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业务。1972年冲绳电力公司成立,至此形成十家日本私营电力公司并存的格局。10家企业各自进行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
1994年,在日本国内要求降低电力成本、缩小国内外电价差距的呼声中,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启动电力改革。但20年来,改革只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分别引入了独立发电厂和一些特定供电企业,各区域电力公司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大格局依然未变。各大电力公司出于成本考虑,倾向发展核电,东京电力是典型代表。
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时代,电力改革呼声高涨,但进行得并不彻底,很大原因在于日本国会中许多自民党议员,接受了东京电力等电力公司的资金支持,而他们的诉求是要求政府制定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产业政策,包括反对发输配送分开和支持发展核电。
福岛核事故引发日本社会对东京电力公司的批评,同时也引发对日本电力体制弊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