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在福建平潭苏澳码头,电力工作人员向渔民发放了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彩页,并详细说明海底电缆的敷设区域及地理坐标,提醒渔民出海作业时避开海缆敷设区域,禁止在此海域抛锚、拖锚、捕鱼等,防止对海底电缆造成损坏。
平潭岛是我国第五大岛,目前,平潭岛的主要输供电通道主要是海底电缆,海缆保护工作关系着岛上的安全稳定供电。近年来,平潭供电公司不断加大海缆保护力度,通过“防”与“建”有机结合,在加大对海缆建设投入的同时,不断升级海缆保护技术,加强宣传力度,构筑海底电缆“安全网”。
建立110千伏二回通道 形成供电“双保险”
2010年8月6日,平潭110千伏二回通道正式投产运行,平潭电网结束了11年仅靠110千伏单回路与省网连接的历史,进入“双线双变”时代,大大提高福建电网向岛内的输送能力和供电安全可靠性。这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投用的首条110千伏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在2007年9月22日,平潭高厝线110千伏海缆被船锚割断,引发全县大面积停电。因此为防止海底电缆再遭受锚害、浅海养殖的机械破坏,第二通道的海底电缆将埋入海床下1~2米,浅海区的电缆还将通过抗冲击性海底电缆保护管,埋入地下0.5~1米处。第二通道建成后,平潭的两个变电站之间有联络线连接。一个通道出现故障,就能用另一个通道输电,互为保险。
110千伏二回通道线路全长35.9千米,其中三条海缆的长度合计接近10千米,造价达到2500万元。和第一通道不同,第二通道的海底电缆带有光纤,为平潭电网连入福建电网提供网络基础,实现了电力信息方便快捷的传输,改写平潭电力信息孤岛的历史。
设立海缆看护值班室 全天候立体化监测
为了防止海面来往船舶靠近割断海缆,平潭供电公司专门在平潭北厝吉钓岛的船舶管理处设立了海缆看护值班室。目前,海缆看护值班室有5名电力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时时守护着前方的海底电力“大动脉”—110千伏海底电缆。
“我们的工作就是看住这片海,不让船只在海缆左右500米的禁锚区落锚。虽然电缆埋在海底泥沙中,但几吨中的船锚抛下去还是会拖动电缆。”据该公司海缆班长杨斌介绍。
“现在我们有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雷达装置,船只运动轨迹与海上情况一清二楚。”杨斌说。近年来,值班室不断升级海缆保护措施,先后配置了高倍望眼镜、高频对讲机、探照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雷达装置等设备,时时监测海面船只情况及海缆本体应变、温变情况,大大提高海缆运行可靠性。2013年9月,我国首套110千伏光电复合海缆立体综合监测系统在平潭110千伏海缆成功正式投运,实现了对平潭海底电缆进行全天候立体化的监测。该系统能够实时在线测量海底电缆应变/温度,及时预警海缆故障。此外,通过记录海缆禁锚区过往船舶的船号、位置、航速等信息,与视频监测系统联动,实现对故障隐患监测定位,为海缆事故理赔提供有力证据,变事故后紧急抢修为事故前监测预警,为海底电缆故障检测和日常维护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2010年至2013年,该公司海缆看护值班室通过在线监测系统登记过往威胁海缆船只485艘,驱赶威胁海缆船只485艘,在重大保供电期间还加强值班,确保两条110千伏海缆安全运行。
海缆保护人人有责。平潭供电公司还通过电视台、户外视频广告、短信等渠道,积极宣传海缆保护法律法规,在各码头、岛屿设点宣传,发动渔民们的监督力量,共同维护海底电缆。
(通讯员 孟冬昵 高仁齐 记者 陈玲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