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照光电补业绩“短板” 尚须因地制宜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98
核心提示:

10月10日,乾照光电(300102.SZ)发布公告称,鉴于金鹰科技股权转让条款及条件与公司提出的合作条件存在差异,最终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履行此《股权转让意向协议》。公司决定终止东莞洲磊电子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意向协议。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同时,公司以7500万元成功竞买扬州隆耀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开发区东风河西路8号的房地产、地上附着物及自有机器设备一批。

据了解,扬州隆耀是上海蓝宝在江苏的基地,上海蓝宝因经营不善,外延芯片设备已被查封。隆耀已经在2012年退出了芯片市场。据了解,扬州隆耀光电现有6台爱思强的31片MOCVD机,主要生产蓝绿光外延芯片。

在LED照明市场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利好背景下,作为中国大陆LED红黄光芯片产能最大的企业,乾照光电暂缺照明级芯片业务的尴尬终于有了缓解的机会。

截至今年上半年,乾照光电拥有25台MOCVD机台,但一直以来困守红黄光市场,也让乾照光电面临业务单一、毛利下滑、竞争对手不断挤占市场的风险。(编辑注:本刊7月刊《乾照光电:暂缺照明的“尴尬”》一文曾对乾照光电所面临困境进行过详细报道。)半年报显示,乾照光电2013年上半年外延芯片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5%。

虽然总体营收同比增加了14.96%,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下降了20.99%。

此次收购扬州隆耀,乾照光电有望在照明级芯片业务上补上一勺。

“蓝绿光和红黄光外延芯片生产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差异,要想完全整合,达到满产状态,乾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芯片企业负责人表示,6台的规模还很小,规模成本压力以及产品的良率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而乾照在照明级芯片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市场销售等方面都才刚刚开始。

补业绩“短板”尚须因地制宜

近日,乾照光电在整合方面接连两个动作,赚足了业者的眼球,同时也成为时下不少LED企业为了摆脱业绩停滞困境而频繁并购整合,但可能出现差异而被迫终止合作现象的缩影。

在显示屏领域遭遇瓶颈期间,乾照光电从红光芯片切入到照明领域,显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通过并购延伸到照明领域不失为一种更为直接的好办法。

但是LED照明领域的竞争并不比显示屏领域的竞争弱,从巨头三安光电的业绩报表上就可以看出。

虽然三安光电的业绩有明显的增幅,但是与LED照明产业迅猛的发展并不匹配。更何况,三安光电这几年在下游上做了很多功夫,意图缓解上游芯片端的产能压力,这是乾照光电所没有做到的。而近期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武汉华灿光电,虽然早有涉及照明领域,也阻止不了业绩的陡然下降。

据了解,当前LED行业价格战非常激烈,不少企业虽然在营收上有大幅度增长,却依然难享红利。由此可见,除了竞争激烈因素,因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降也是主因之一。

所以,通过并购等手段扩展业务范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企业业务单一带来的风险,但并购也不是一定可以帮助企业走出生存困境的。

补短板,缓解业绩压力,是当前LED行业非常普遍的事情。行业的整合,也不光体现在芯片领域,中国整个LED产业发展到了要梳理的重要时期。

通过整合、并购等方式,是梳理产业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推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若结果真能像那些公司的计划书那般完美,合作倒也不失为一庄美好“姻缘”。但在LED行业中,出现并购“烂尾”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所以,在合作上必须要谨慎,不能“病急乱投医”,在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随便找合作项目寄望缓解生存压力,企业除了考虑双方业务上的优势互补,还要考虑两家企业的合作理念。

当然,这些是建立在企业想认真做事情的前提下。若没有认真做事情的态度,怎么整合,怎么融资,都是在制造一种短暂繁华的假象。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