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7月15日,中国政府网刊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下称“《意见》”),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同时,《意见》就并网、电量收购、补贴、土地政策逐一细化,为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站投资开发提供了多重保障。
政策扶持 光伏再放光芒
一、“十二五”光伏装机规划目标第四次上调,构成直接利好
《意见》中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而在2012年下半年的出台的文件中,2015年末装机上调至21GW以上,因此,这是第四次上调。此前市场一直传闻的装机上调至3500万千瓦4000万千瓦的消息被正式确认,每年1000万千瓦的装机将再无悬念,从2012年光伏装机5GW的基数上看,2013年装机增长100%,《意见》的出台对光伏业构成直接的利好。
我们在6月份《欧盟“双反”初裁税率低于预期》中提到,在欧盟“双反”初裁后,为对冲国内巨大的产能,近期国内政府将会有动作。如今《意见》的出台和我们的预期一致,我们进一步认为,此次利好政策只是开始,后续配套文件将会陆续出台,光伏业的战略地位凸显。
二、分布式光伏是重中之重,标杆电价和电价补贴原则上确立,但须静候细则出台
《意见》指出,将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如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将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1000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及示范村。开展适合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特点和规模化应用的beplay规则 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发现价格和补贴标准。根据光伏发电成本变化等因素,合理调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根据光伏发电发展需要,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光伏发电规模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相协调。
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对分布式光伏市场和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将是光伏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光伏电站建设推进的积极性需要由可观的收益才能保证。《意见》只是原则上确立标杆电价和电价补贴,将上网电价和补贴的执行期确定为20年,但光伏电站的回报率需要具体的补贴才能计算,因此标杆电价和补贴的细则出台也是关键点之一,预计在随后的配套政策中将会有涉及。
三、抑制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被强调多次,具有成本优势企业将受益
《意见》重申之前“国六条”政策,即抑制光伏产能盲目扩张。如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光伏制造企业应拥有先进技术和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不高于100千瓦时/千克。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一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欧洲市场的下滑使得国内不得不开拓本地市场,抑制、消化过剩产能和促进产业升级是政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市场低迷,以多晶硅为例,多晶硅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停产、破产,从近期的多晶硅价格看,价格反弹空间有限。另外,《意见》对单晶、多晶硅转换效率等条件比较苛刻,也体现了政府想尽快进行产业升级的意图,对于能有望达到此条件的企业预计将会更大力度低扶持,因此,具有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将会受益此后的多项利好政策。
四、维持光伏行业“谨慎推荐”评级
我们认为,中国光伏业90%产品出口的格局将转变,国外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已经形成趋势。国内市场启动迫在眉睫,这势必使得国内光伏扶持政策的系列出台有望加快,特别是补贴政策的确定和落实将影响未来光伏业的发展,以提振欧洲市场下滑引发的需求萎靡,但由于中国光伏产能过大,这段时期也是光伏企业整合加速的阶段,行业洗牌将会更加剧烈。但不论如何,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盈利将会逐渐改善。我们进一步认为,此次利好政策只是开始,后续配套文件将会陆续出台,光伏业的战略地位凸显。
综合看来,光伏业下半年虽然会加速洗牌,但利好会接踵而至,我们维持光伏行业“谨慎推荐”评级。
推荐个股:不受欧盟“双反”影响及受益国内市场启动,同时积极拓展下游电站EPC的国内逆变器龙头公司阳光电源,多晶硅生产成本极具竞争力、受益中国商务部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及国内市场启动的特变电工,硅片领域极具成本优势的隆基股份,以及光伏电站龙头海润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