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国八条”恐落空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10
核心提示:

受益于政策利好消息的不断出台,内地A股市场、港股市场、美国股市中的光伏太阳能概念板块以及相关个股均现大涨。而“国八条”中提出35吉瓦以上的超大装机容量,更是让国内光伏企业望眼欲穿,卯足了劲准备全力厮杀,抢夺这块大肥肉。

只是在短短三年时间里,35吉瓦的目标能否完成、如何完成,国家补贴的资金从哪里来,又如何及时兑现等,都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否则,被捧上天的“国八条”也将仅仅是一个空壳子而已。

35吉瓦大跃进

“国八条”中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吉瓦以上,这意味着今后三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0吉瓦左右,三年内需增长3倍以上。但是在2011年和2012年,我国的装机量才分别只有2.5吉瓦和4.5吉瓦。

新增装机量的扩大,主要是通过开发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地面电站来实现。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上,中国将建设100个应用示范区及1000个应用示范小镇和示范村。同时,国家也会继续支持偏远地区、海岛等光伏发电项目。

在“国八条”出来之前,国家能源局已向各省市发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各地将在近期迅速上报1到2个示范区项目,并最快有望在8月启动。

对此,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任浩宁直言:“国家制定这个目标本身就很冒进,和人民公社那时候的大跃进没啥区别了,而且”国八条“很多政策的制定也表现得非常不专业。”

“国八条”中规定“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其中,全额收购所发电量如何实现成为一大诟病。近几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在推动这项政策,但是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相比装机容量,并网量就更加光伏设备检查少。截至去年,仅3.27吉瓦实现了并网,并网率只有40%。“原因是在用电高峰期,经常存在人为的弃电现象,在用电需求量相对较小的冬半年就更不可想象了。”任浩宁说。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发电站发出来的电,本来就是应该由国家电网公司全额收购的。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电网公司经常会编造一些原因来推诿,有些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建设并网系统。”

上述业内人士强调,造成人为弃电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家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电网公司去收购发电量,只是政策一直在推动而已。

喜忧参半

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动光伏行业的兼并重组,“国八条”对光伏产业今后的新增项目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

今后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不高于100千瓦时/千克等要求。

深圳大族光伏公司总经理王俊朝向记者透露,国家在技术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其实也是迫于行业的形势。他说,目前我国单晶硅和多晶硅行业内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低端产品泛滥、高端产品却要依靠进口。“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光伏产业的竞争力,而现在的‘国八条’也是在弥补短板。”

王俊朝指出,目前市场上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大多在16%—18%之间,20%的转换率已经很严格了。

“国八条”对技术的要求相当于提高了准入门槛,限制力度非常大,标准制定也比较高。“估计下半年和明年会有一大批企业要倒闭了。”

记者从很多企业中得知,这个技术目标对于当前光伏企业来说,压力非常大,甚至有业者惊呼,这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苏州盛康光伏科技公司是一家做电池组件和电站全产业链的光伏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刘倩对于国家出台的新政也是喜忧参半。高兴的是,35吉瓦的总装机容量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能消化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产能。

不过,“我们也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虽然严格的技术指标对产能及技术升级、设备改造都有一定的利好,方向性也没有错,但是我们担心在操作层面上会受到一定的质疑和阻碍,毕竟设备的更新也都需要一段时间。”刘倩的担忧还来自于,上网电价的补贴政策何时细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是否能够落实和跟进。

钱从哪里来

“国八条”中的第七条明确提出:根据光伏发电发展需要,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与光伏发电规模相协调。

问题是,目前光伏行业“输血”的“血袋”来自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而该基金要覆盖扶植诸多可再生能源产业,显然是僧多粥少。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展基金用于扶持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以及向普通用电企业和家庭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两部分,其中又以电价附加收入为主。

这也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进行补贴的唯一资金来源。

虽然电价附加的征收标准已经在逐年提高,从2006年开始征收的2厘每千瓦时,到2009年提高到4厘每千瓦时,直到自2011年12月起开始执行的8厘每千瓦时。但是实际征收的电价附加收入与实际补贴需求缺口还是相差很大。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