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状态,很可能会导致在2015年前,至少有180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破产或被兼并。就中国市场,早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国内的光伏行业开始出现普遍性亏损。国务院强调在市场倒逼机制下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近年来,中外光伏厂商的日子都不好过,而且国内企业还受到了来自欧美的反倾销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能此次兼并动作在业内引起轰动。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坦言,“正是全球光伏业的低迷给了汉能扩张的绝佳机遇。”纵观全球2012年太阳能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太阳能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许多企业面临倒闭。
2012年美国破产的太阳能企业主要集中在薄膜领域,包括建筑与屋顶用薄膜太阳能面板产品制造商EnergyConversionDevicesInc.、美国薄膜太阳能薄膜太阳能厂NovaSolar、美国薄膜光伏制造商Konarka及其德国子公司均破产。而美国破产潮之后,紧接着在光伏市场较为成熟的德国和意大利等为主的欧盟国家也开始了大崩盘。
据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状态,很可能会导致在2015年前,至少有180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破产或被兼并。这份报告审查了超过300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其中多达88家公司都将关闭其设在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地区的工厂,因为在这些地区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已经过于高昂。
就中国市场,早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国内的光伏行业开始出现普遍性亏损。此后,国内光伏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江西赛维、上海超日等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继续扩大。一项最新调查结果也显示,目前河南省约55.6%的光伏企业亏损,经营情况仍不容乐观。
“这些年做光伏行业很累,赛维等光伏龙头的日子也不好过,”浙江贝立德能源科技公司营销总监董雪桥说,“相比下游环节,目前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多晶硅企业的处境更为艰难。”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多晶硅企业的开工率长期维持在不足15%的低水平。三季度以来十家左右多晶硅企业受对美、韩反倾销初裁利好因素鼓舞复产,但都在亏本生产,多晶硅行业依然受国外倾销压制。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五项措施,对于中国光伏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国务院一方面强调在市场倒逼机制下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2012年年底,财政部网站也公布消息称,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中央财政日前拨付70亿元资金,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应用示范3157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