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监会并入国家能源局,最近国家电网拆分的消息来而复去,关于电力体制的改革意见甚至上了头条。笔者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说说电力改革的事情,毕竟这个改革太复杂太枯燥,但实际上又跟大家息息相关。
我们还是从最身边的事情说起。中国的电价到底高不高呢?跟以前的自己比呢?跟国外比呢?
这个数据并不多。按照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电力行业统计数据:先来看美国,居民电价为0.11美元,约0.68元人民币,商业用电为0.1美元,工业用电为0.068美元。法国居民电价0.159美元,工业电价为0.107美元,英国分别为0.206美元和0.135美元,日本为0.228美元和0.158美元。而韩国居民电价最低,不到0.08美元,工业用电价格只有0.06美元。现在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2。
中国呢?发改委数据是商业用电0.81元人民币,居民用电是0.47元,占四分之三用电量的工业用电是0.77元。实际电价还远远超这个价钱,工业用电普遍超过1元以上。
按照各国收入对比来看,中国的绝对电价不便宜,相对电价更是高多了。中国电价为什么高呢?通过这种数据的对比,再加上电力系统的高福利,足够让大家对中国电力体制的垄断产生诟病,尤其是其中的国网垄断。
如果真要对电力系统要了解的话,我们需要简单的看点历史。电力系统的改革是围绕着2002年的国务院5号文件来的,核心思想是“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看起来复杂,其实白话起来很简单。在这之前,全中国的整个电力系统就是中国电力总公司,完全高度垄断,内部员工极高福利。厂网分开就是要将发电厂和电网进行分离,发电厂的电竞价上网,在市场竞争中自负盈亏,组成了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公司。而电网拆分成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也应运而生。
带点垄断性质的电网,接下来则要实行主辅分离。其实就是要剥离辅业,比如输配电、电力设备制造、施工以及三产、宾馆、饭店等辅业,这样之后就可以理清电网的运行成本,为政府监管提供决策依据。”至于输配分开,则是指让电网企业中的输电和配电分开,将配电交给地方来管,这样让用户也可以自由选择。所以如果输配分开了,那么基本上从发电端和用电端都是市场化了,电力体制的市场化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剩下来带点垄断的输电环节由国家参考定价。
这就是当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思想,以我这种白话形式,相信所有人都能看懂。但是很显然,改革走完了第一步,就没继续走下去。大家都有感觉,现在你要用电,还轮得到你来选择谁来给你送配电么?可见,中国的电力系统没有主辅分离,没有输配分离,只有发电企业发出来的电是竞争性上网,是市场化的,之后的环节全部被垄断,几乎全部被国家电网公司独家垄断。
对于垄断,大家都是带有批评性的。其实垄断没什么,高度垄断也没什么,垄断的关键是能够受到监管。可惜的是,电力的垄断并非如此。
在当年改革方案仅仅半年后,因为发电集团普遍的经营惨淡,政府无奈之下再度以行政代替市场。拟议中的主辅分离等陷入僵局,电改举步不前。这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原本计划进一步完成输配分开的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做大,在金融、电建、矿业等多个领域和海外大力扩张,屡屡排在世界五百强的前十。
这已经成为钳制电力市场化形成的最大障碍。这种障碍首先体现在逐步形成电网的高度垄断而不可分割。垄断主要是指在原来华北、华东等几大区域500千伏骨干网架上又架构一个1000千伏的特高压电网实现全国一张网,通过这种方式完全剥夺原先的几大区域电网公司经营权。从欧美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或者日本,为了避免出现全国性大停电灾难,在做了多次试验之后普遍选择发展区域电网网架也不是全国网架。因为发展全国网架的一个可能后果是,如果发生像莫斯科大停电或前几年的美加大停电等的情况,就可能演变成全国性的电网灾难。为此,有几十位电力老专家曾联名上书中央。这张骨干网的形成,掏空了原先的区域电网公司之外,实际上更是让现在的电网分拆难度加大。所以从技术角度看,这次提到的电网分拆绝没有这么简单。
这种障碍也体现在纵向行业收购上。国家电网公司三年前对平高电气和许继集团的收购就引起极大的争议。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电气装备行业已处于高度竞争状态,然而这种竞争状态很可能却将会因为手握国内70%以上电网设备应用市场的国网公司而被打破。比如对电力设备的竞标歧视等等。除了电力设备公司,国网更是进一步以政策优势,逐步完成了对于占据江南电力格局60%以上比重的小水电的蚕食。
除辅业外,国家电网还积极布局海外。最近的2012年年末,国网公司以约5亿美元收购南澳大利亚输电网公司ElectraNet41%股权。到现在为止,国网海外投资已超50亿美元,总资产达80亿美元以上,以后还准备增加数倍。记得当年参与五号文件设计的一位专家说过,问题倒不在于国网的这些主业之外的投资是否盈利,而是国网作为一家公用事业企业,应优先从事国内农村电网改造等。
依托行业垄断下的马泰效应,国网滚雪球般的成长速度是非常惊人地。国家电网公司的总资产超过2万亿元,足可以购买很多非洲国家,旗下员工100多万,同样比很多国家的全国人口还要多。在李克强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这其中很大程度就是指以国家电网为主体的垄断国企。改革的路线不应也不能就此停止。有意思的是,我们大可以引用一些资料,对比一下世界其他各国已经颇具成效的电力改革历史。
澳大利亚自1989年开始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截止1999年,在实现了发配供三大环节完全分离后,澳大利亚的电力市场已经得到了巨大地优化。以新南威尔斯州和维多利亚州为例,新南威尔斯州太平洋电力公司通过公司结构调整和引入电力市场,经营业绩发生显著变化,取得良好的效益。1995年与改革前的1988年相比,员工从10500人减少到4300人,下降59%;生产率提高3倍,发电厂设备利用率提高41.8%,热电效率提高6.9%,事故停机减少85.5%;电力销售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