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再加上企业转型升级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2012年我国印刷机械行业各项指标均呈现下滑态势,国内的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在矛盾、纠结、困惑、焦急与徘徊中辛苦拼争。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传统的印刷机械行业应该朝什么方向走?怎样走才会兴企?成为摆在中国十几万印机人面前最大也是最难抉择的课题,同时也是必须迅速回答并具体加以解决的课题。”印刷机械分会专家张致远近日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道出了当前行业发展的窘境。
行业:发展如同“过山车”
据统计,2012年印刷机械行业64家骨干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利润3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6.5亿元,新产品产值37亿元。从统计数字来判断中国的印刷机械制造行业眼下的发展状况,张致远概括为“不容乐观”。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全行业陷入如此窘境?张致远告诉记者,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较“十一五”末的2010年都呈现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好景不长,企盼步步高升的企业在2012年伊始便被泼了一盆冷水。因此,人们把2010~2012年印刷机械行业的运营状况形象地比喻为“等边三角形”,即陡增骤降。
印刷机械行业如同过山车一样的大起大落,反映最为敏感的要数平张纸胶印机产品。众所周知,国内生产多色胶印机的企业主要有上海光华、辽宁大族冠华、北人股份、河南中景集团、江苏昌癉、华光精工、威海印机、潍坊东航、威海滨田和青岛普瑞10家企业,他们一方面要面对海德堡、高宝、曼罗兰、小森、三菱等传统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惠普、柯达、佳能/奥西、施乐、网屏等新兴的数字印刷机、数字喷墨印刷机的冲击与挑战。
据统计,10家平张纸胶印机生产企业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较2011年同比下降22.36%,利润由盈转亏,综合效益指数下降38.1%。
除此之外,上海紫明、浙江飞云、哈印机、潍坊华田、河南舞阳、南宁七彩虹6家以平张纸胶印机为主导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个别企业年收入只有千万元左右,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于市场中。
洗牌: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
在大浪淘沙中,有些企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市场的步伐,被迫转产或被淘汰出局。大连大地印刷机器制造厂就是一个范例。近几年来,该公司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企业经营陷入困难,迫于无奈而转产其他行业,退出了印机行业。
有着同样遭遇的企业还不止这一家。江西通达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始终以平张纸单双色胶印机为主导产品,六年间技术无进步,无新产品推向市场,到2011年该公司以销售38台单双色机的惨淡业绩,不得不选择出局;海门北人在战略调整中压缩战线,整合同类产品资源,关门停产;无锡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专门为胶印机生产配套(收纸、水墨、滚筒等),技术创新程度低,短短三年间,从每年2000多万元销售额跌至不足千万元,只好停产转型。此外,在印后产品中也有一些企业因跟不上市场步伐而纷纷转产,如神力集团、温州瑞龙、跃华等也先后退出印机行业,进行调整重组转产改行。
优势企业:从容不迫积极应对
尽管产销不尽人意,但也有好的一面,有些企业战略眼光长远,跟上了转型升级的步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市场洗牌还是比较从容不迫。这其中,最值得推崇的当属天津长荣。该公司平时就非常注重科技投入、自主创新、经营质量及两个市场的运作。在市场突然发生变化时,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再比如深圳精密达,该公司书刊印后设备的制造水平已经赶超国外先进企业,生产的胶装联动机达到每小时1.2万本,完全实现了数字化。
辽宁营口大族冠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体制改革的步伐。2006年原营口冠华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大族激光合资成立大族冠华,以传统胶印机制造的民营企业与新兴激光高科技民营企业结合,形成1+1>2的效应。2007年收购营口三鑫冠华印机、冠华普淘特等公司,以资本动作方式整合地域资源,形成区域龙头,增大区域竞争优势,在行业中起到了示范作用。2011年9月大族冠华寻求良机,以878.8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500万元),完成收购日本筱原株式会社全部有效资产,成为行业里民营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企业的第一家。收购筱原后,大族冠华一举跃升全国10家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厂商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除了这些重点骨干企业始终走在行业改革的前沿,在新旧技术交替之际,还涌现出了一批中小型企业,浙江蓝宝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从2009年起,新产品不断推出,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益节节攀升。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效益指数256.36%,名列行业第六位,是行业里制本装备的领头羊。温州中科包装机械、温州冈标印机都是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典范;温州国望自主研发的切纸机联动线,以较少的人就可以完成大批量作业,减少了劳动强度。在劳动成本高企的当下,成为市场新宠。
产品:国产高效印刷机步入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调侃道,如今的本土印机制造商腹背受敌,既要面对国际印机巨头的挑战,又要应对数码印刷的异军突起,这夹缝里求生存的滋味不好受。尽管如此,市场也并非一片哀鸿遍野,一批以胶印机为代表的国产高端印刷机械产品已经开始步入市场,走上产业化之路。
作为胶印机龙头的北人股份,其研制的每小时1.5万张多色高速印刷机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并实现产业化,目前正在研制每小时1.65万张的多色高速印刷机。上海光华研制的每小时1.65万张多色高效印刷机已经开始批量进入市场,目前正在研制每小时1.8万张多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