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突出,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光伏产业也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兴起而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大国。从2007年起,连续5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的第一大国。2011年,全国多晶硅的产量达到了8.4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21亿瓦,出口额超过了226亿美元。产业发展有今天的格局,是全行业勇于进取、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相关部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但是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矛盾正在逐渐涌现。首先,是上游产能快速扩张释放与下游市场拓展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产业,它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深思。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与市场的扩张,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但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三者之间某一个环节发展得过快或者过慢都会造成整个产业的短期失衡。前段时间,欧洲光伏市场的火爆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入光伏行业,如今的巨大产能的集中释放,导致产品价格迅速下跌。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复制大量产能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企业切不可急于扩张,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技术进步上。
其次,是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与国内市场比例较小之间的矛盾。这直接给我们带来了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压力,催生了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不断升高,而我国2011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虽同比增长419%,却仍仅占全球的9%。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别,利用国际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来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本无可厚非。但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还不到1000亿美元,而从各地规划情况来看,我国却有20多个地区要打造千亿元规模的光伏产业。
再次,是社会大众对清洁能源期望较高与光伏产业尚未完全成熟之间的矛盾。目前,太阳能光伏的产业模式还在探索过程当中,光伏电价相对于传统能源电价来说仍然偏高,还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推广。技术、商业模式、体制机制的问题都客观存在,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解决。
最后,是光伏发电应用多样化与当前创新不足及制度缺陷之间的矛盾。光伏发电应用日趋多样化,不仅有大型光伏电站,还有小型光伏系统、离网系统、分布式系统、BIPV/BAPV等多种应用模式。而国内光伏应用则比较单一,2011年大型光伏电站占国内应用市场的66.7%,商用主要是金太阳工程占25.6%,户用及离网系统占比较少。对光能利用最有利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由于技术、商业模式、体制等问题导致所发电量在低压侧不能并网,削弱了开发商发展分布式电站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