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10日消息,大部制改革今日靴子落地,其中正部级电监会撤销,职能并入副部级国家能源局。专家认为,改革后能源管理格局未有实质突破,但重组后能源局监管职能加强,或将扩大监管领域,从电力扩大到天然气、煤炭等领域。
专家称调整未对能源体制改革形成突破
长期以来,能源行业大多为垄断企业经营,民营企业难以进入,近年来虽然在天然气管网领域、页岩气领域出现突破,但示范意义大于实际影响。不断上涨的成品油价格,以及正在酝酿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等,也使能源行业经营者之外的消费者切身感受到能源体制垄断格局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因此近年来舆论颇为关注能源体制改革。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现国家能源局、电监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称,能源局的这番变动此前已经多有消息,这次最大的变动就是电监会撤销。“一直说要加强能源监管,现在一个正部级单位撤销了,职能并入能源局之下,监管的作用就能加强么?”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调整之后,电监会在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能应该可以得到加强,但是却不利于能源体制改革。
电监会虽然属正部级单位,但因权责较小,且面对的是垄断性质较重的电力行业,过去虽为电力体制改革多有呼吁,却难以推动。即便如此,自2003年成立以后,为完成2003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八字方针——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输配分开,多经努力,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
因触及电网利益,输配分开这一骨头电监会仍未啃动,但电监会出台了《输配电成本监管暂行办法》,在2012年先后赴江苏、南方电网开展输配电成本监管调研,并在苏州、深圳开展输配电财务及成本独立核算试点,为推动输配分开做了大量工作。
“过去电监会还是非常热衷于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林伯强说,现在并入能源局之后,统归发改委管理,他担心电监会或许难以再发出独立声音,这不利于能源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