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武汉金银潭医院综合四、五病区装完紫外线消毒灯的萧先生,来不及喝口水,就和同事来到了北七病区。为了避免物资浪费,他让同事在清洁区等候,自己穿好防护服进了病房。身高1米8的他,趴在地上四处排查,终于在病人床下发现了原因,“重症患者小便失禁,尿液把电源插座打湿烧坏了。”
萧先生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工程维修部的副班长,自从班长因为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被隔离后,他就顶上了班长的夜班。处理完事情回到科室后,他发现内裤全部被血水打湿了。连续48小时连轴转导致他痔疮发作了,46岁身强体壮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穿上成人纸尿裤。这是网友@交广阿泰 在微博记录的武汉封城日常。
像萧先生一样维持着武汉金银潭医院正常运转的医护人员,还有1400多人,其中就有一群特殊的救援人员——机器人。
机器人上阵杀毒,不添乱真有用
作为***早收治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也是当时收治患者数量***多的医院,它每天面临着大量的消毒工作。央视记者探访重症病房时发现,这里设置了风淋通道、紫外线等不同消毒区域。但相比于重症病房,医院其他区域的消毒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消毒,紫外线消毒灯对人体有伤害,只能在夜晚没人的时候使用。
2月19日,武汉金银潭医院首次启用了机器人来消毒。在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一个身高1米左右的机器人,一边行走一边喷出雾状消毒液。作为发热门诊的定点收治医院,金银潭医院的门诊大厅一直是高危感染区域。近2000平米的大厅,机器人消毒大约需要3分钟,每天7、8小时的循环消毒,基本可以满足大厅的消毒需求。
这台喷雾消杀机器人来自上海的一家机器人公司Yogo Robot,CEO赵明告诉记者:“机器人会根据医院的大小,自动识别自己的行走速度;对于高危区域,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设置机器人逗留时间,来进行强化消毒。”
除了消毒,机器人来了还能做啥?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住院部,***财经记者发现,自1月21日医院禁止家属及闲杂人员进入住院部起,医院专门安排了医护人员对物品进行接收。住院部门口和电梯口都有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来安排物资配送。但包裹数量太多,配送的医护人员有限,南部的电梯口已经堆积了很多矿泉水和饭盒。
澎湃新闻的记者了解到,门诊大厅的机器人除了可以消毒外,还可以递送物品。它可以自行过闸机、乘电梯,在楼宇里穿行。Yogo的CEO赵明认为:“无人配送可以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防护服、口罩的浪费。”
机器人去前线,工程师在后方
春节期间疫情的消息扩散后,大家都迫切希望机器人可以帮上忙。Yogo的工作人员迅速联系了疫区医院调研需求,工程师们则自发在线上组成专案组讨论。喷雾消杀机器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Yogo是一家以无人配送见长的机器人厂商,因其行走、多机技术一直***业内而闻名。但为了应对此次疫情,他们参照市面上已有的消毒方案进行优化,研发出一个独立的消毒模块,加装在配送机器人的顶端,利用机器人行走的优势进行室内移动消毒。
“不添乱,真有用”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不能再把机器人进场部署的工作转嫁给医生。据参与武汉金银潭医院部署的Yogo工程师介绍:“因为去不了现场,他们这次是通过远程部署让机器人进场的。“这也是业内***次实现机器人远程部署,整个过程约3、4个小时。
YOGO的***代喷雾消杀机器人出来后,在投入到金银潭医院之前,已经在星河运用过一段时间。在首批机器人运营稳定后,他们才将机器人投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而与此同时,研发团队已经在迭代第二代智能消毒机器人,它解决了***代机器人消毒喷筒的充电问题,消毒能力是***代的10倍。据悉,现在这款机器人,也被广东梅州中心医院、佛山伦教医院等机构引进。
●所有机器人公司参与进来,才能面对挑战
尽管在这次疫情防疫战中,机器人成为科技防疫的主角在发挥着作用,但据科技媒体《甲子光年》的调研显示,并不是所有运往武汉的机器人目前都已上岗使用。有的机器人公司计划投入武汉的200台配送机器人和导诊机器人,到目前为止才部署了10台。迄今为止,也有机器人厂商出现了现场部署工作人员被隔离的情况发生。
机器人部署完成率低,既是因为大部分机器人尚未达到“开箱即用”的程度所造成的,也受部分机器人在人流密度高的医院行走能力所限制。
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只有所有机器人公司参与进来,才能推动它前进。新冠疫情下,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巡检、家用等领域都走上防疫一线。新技术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它所提供的功能,长远地看,未来服务机器人的规模性普及,甚至会深远地改变公共服务系统。
尽管困难重重,但并不影响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逆势上行。人们意识到,机器人如何提升公共安全,不再是一个周期性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议题。无人配送、喷雾消杀、防疫语音播报……机器人公司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构建它。
武汉天河机场,这条和时间赛跑的生命线,每天都来往着2万多名医护人员、数百万吨物资装备。全国上百台机器人也是通过这条生命线来到武汉。但机器人公司所承担的风险,和那些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不可相提并论,他们随时面临着牺牲,而机器人不需要。机器人要做的是去支持和尊敬他们,希望科技的创新有朝一日能让他们的工作更加安全、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