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符合钢铁行业发展逻辑,符合环保形势要求,是大道理。有的企业说自己还能盈利,有的地方还想通过投资钢铁拉动本地GDP,理由再多也只是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202.93万吨,环比下降3.34%,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然,各地对于钢铁过剩产能的重拳治理开始初显成效。
从市场需求看,去产能符合钢铁行业发展逻辑。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增速回升动力不足的背景下,我国的机械、家电、集装箱等钢铁下游行业发展增速放缓,造船行业出现负增长。因此今年我国钢材消费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幅明显下降。
根据测算,明年钢材实际消费量将达到7.15亿吨,同比增长3.2%。需要注意,我国钢铁业2012年已达到10亿吨的设计产能,但由于技术进步、操作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当前全国钢铁产能已经远超设计能力。所以,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全行业去产能是大道理。
现在,有的企业说自己还能盈利,有的地方还想通过投资钢铁拉动本地GDP,仍对钢铁产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可是理由再多也只是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我们常说,发展是硬道理,可是硬发展没道理。现在,无论从行业效益还是从资源环境承受力来看,中国的钢铁行业都不能有增量了。今年1—10月,钢铁行业平均每吨钢的利润仅为0.84元。环保问题更严重,压力已经到了极限。因此,面对经营亏损和资源环境压力,不论任何理由,钢铁缩减产能势在必行。而化解过剩需要真刀真枪地干,绝不会一蹴而就,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长征”中,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市场的矫正和调节作用,短期辅以政府行政施压,并多用环保、信贷等市场化手段压减。
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下共识。一方面,环保是一种社会责任,不能以污染环境来换取小部分人的利益,政府要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不行就得关门,没有二话。另一方面,在整个钢铁行业亏损面逐步扩大以及钢企负债率逐渐提高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将出现资金问题而被迫退出市场,这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优胜劣汰,政府不要老想着去扶一把。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