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
“当初定下的2015年页岩气65亿立方米/年的目标,现今看来可能完不成。”3月18日,有能源业内人士透露。
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宣布,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这也成为中国页岩气革命必须完成的“第一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向这个目标冲击的努力却已面临完不成的风险。
据上述人士透露,这主要是经历两次页岩气投标后,中央多个部委陆续对相关企业的进程进行了摸底和评估,“发现很多企业存在技术实力薄、缺少相应的人才和装备储备,有的甚至是只是在资本市场玩概念”;而中石油、中石化等虽已成功投产,但其现有产量远远无法达到目标。
与之对比,美国页岩气开发却已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化工业压力倍增,“美国天然气价格只有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甚至更低,这对全球化工业都很有巨大冲击”。中国现在是全球重要的化工生产大国,受美国影响将可能更大。
“现在赢创、陶氏等巨头正在商议对策,中石化甚至已经与美国公司议定采购相关化工组分的协议。”有跨国巨头高层说。
页岩气完败?
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第一轮页岩气招标共计4个区块,其中中石化中标渝黔南川区块、河南煤层气公司中标渝黔湘秀山区块;2012年又进行了第二轮招标,19个区块中有17个被国有企业竞走,民营企业中只有华瀛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拿下了贵州凤冈页岩气二区块和三区块。
按照中标合同,各中标企业应在取得勘查许可证半年内启动勘查施工活动。
然而,在2013年6月和2014年1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以及贵州省等组织了几次开发进展汇报会,结果仅有一两家企业的勘探工作取得进展,大部分企业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主要是企业怕风险,第二轮中标企业报价太高。”上述能源业内人士坦言。
据了解,在第二轮招标中,单个区块的勘探投入最高竟达17亿元以上,重庆能投、华电湖北及华电煤业的出价比中石化首轮招标时价格多出一倍,甚至两倍。“即便该区块开发获得成功,其生产成本、运营成本、输送成本及销售费用都将达到惊人的数字。”中石化勘探研究院专家坦言。
他指出,在国内天然气销售门站价格仍维持在3元/立方米以下时,“这绝对是亏损的买卖”。
这些区块落到相关企业手中后,又遭遇更大的麻烦——“中国的地质状态无法直接复制美国经验,最初的香饽饽现在却砸到手中了”,有知情人士评价。
该人士表示,与美国一马平川的开采环境不同,中国西南部地区页岩气开采是在崇山峻岭中进行,给企业了解地质构造形成很大困难。
不可否认,在页岩气开采的地质条件方面,美国的开采条件大大优于中国。美国大部分在平原,分布稳定并且埋藏浅,相比之下,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则大都分布在西南部山区,3000米属于浅层,一般都达到4000~6000米。因此,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和设备主要针对3000米及以上,并不能直接适用于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热闹数年的中国页岩气热潮或将进入低谷,但也有不同意见人士认为:今年3月中石化宣布在重庆涪陵形成50亿立方米/年的页岩气产能、中海油和中石油也已经进入了钻井和生产阶段。
然而,多数专家却认为,通过页岩气引入民企的道路已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