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北方许多地区早晚温差加大,人们能渐渐感到秋意浓,预示着寒冬将至。而在这个秋天,与我们共同迎接寒冬的还有煤炭行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有70%的煤炭企业减发工资,30%的煤炭企业出现欠发工资现象,20%的煤炭企业工资下降幅度超过10%。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辉煌的煤炭行业集体陷入困境?化解困境又该从哪开始?
从事煤炭行业的私营业主李先生坦言,自己正遭遇从未有过的行业“极寒”。
煤炭私营业主李先生:我现在收价与去年同期比每吨下降了100元,利润率不到10%,以前利润都是在40%以上,去年还能到20%,说白了,一吨煤能赚10元钱就不错了。我们现在是硬挺呢,如果我们像国企一样的减发工资这伙人就跑了。如果明年过完年,如果市场再有急剧变化的话,肯定是要减发工资,减发工资如果员工不干,只能停产了。什么时候市场再复苏的话,但是这种希望太渺茫了。
煤炭行业的这场“寒冬”始于2012年下半年,在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煤炭市场深度调整,煤价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加剧。
而今年以来,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则更加严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
姚景源:煤炭生产能力进展太快,全国煤炭产能约40亿吨,在建产能还有11亿吨左右。还有因为治理环境的关系,我们在减少煤炭的消耗,很多地方在煤改油、煤改气,这都给煤炭企业带来挑战。还有就是大量进口的煤炭给国内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欣喜的是,在8月份开始煤炭部分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数据显示,全国煤炭进口1886万吨,同比下降27.4%,环比下降18.1%;动力煤价格在8月份下降10元/吨后,9月份止跌微升。姚景源认为,煤炭市场出现一些积极迹象,与国家推动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关系密切,同时进口煤炭的下降也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决定因素。
姚景源:煤炭价格的回升与进口煤炭的回落有一定关系。中国本来就是生产煤炭大国,没必要大量进口低质煤炭,这些煤炭凭借低价格扰乱我们煤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