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PEG-1到MPEG-4,再到H.264,中国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安防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虽然早些年中国也自主制定了AVS标准,但由于市场推动以及技术方面的缺陷导致该标准并未被视频监控企业所广泛采用。而目前已有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都是针对广播电视和大众娱乐方面的应用,在安防行业直接采用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制定符合安防视频监控应用需要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SVAC标准应运而生。
2010年12月2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英文名称TechnicalSpecificationof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简称SVAC标准),标准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SVAC标准的目的是建立符合视频监控需要的、先进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和安全体系,提高报警监控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及信息的安全、有效和综合利用。
SVAC国家标准是由国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作为组长单位、40余家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安全防范产业各环节企业一同参与制定的第一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型的国家标准。国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厉剑任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任联盟名誉理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客观地说,在SVAC标准问世之前,国内和国际都还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防范监控应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已有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都是针对广播电视和大众娱乐方面的多媒体和流媒体应用,并不适用于安全防范领域。随着整个安防产业朝着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制定安全防范监控需要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也就变得至关重要。SVAC国家标准的出台,从核心层的视音频编解码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数字监控领域标准、协议无法统一的难题,填补了安防监控专用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的空白。
SVAC的技术意义
SAVC国家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由于信源编码标准不统一导致的难以互联互通的问题,在国家安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能源开发、商业金融、卫生医疗等多领域发挥作用。
SVAC标准的八大技术创新表现在:
1、支持高精度视频数据,在高动态范围场景提供更多图像细节,减少编解码环节的图像信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