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雷士照明鹬蚌相争 欧普、三雄、勤上获利几多?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8
核心提示:
网讯 围绕雷士夺权之战,德豪润达王冬雷与雷士吴长江正上演舆论攻防战。部分媒体认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吴、王之间的利益斗争伤了雷士,这对其他 照明企业来讲,是否是一个超赶雷士的好机会?

  作为雷士照明创始人的吴长江手握情感牌,身披“悲情创始人”色彩的外衣自然为他笼络了不少同情分;然而,“夺权者”王冬雷却实实在在的拥有雷士27.1%的股份,是目前雷士照明法理上的“掌门人”。这对曾经以“同床共枕”面市的“好基友”发展到近日“拳脚相向”的仇人,笔者不禁想问,到底是何原因让两位成功的企业家不惜放下身段,口出骂言,互相指责?频频地震,雷士为何依然可以稳坐国内照明品牌头把交椅?“吴王内斗”对其他虎视眈眈的照明企业来说是“机遇”还是“空欢喜”?雷士内斗频发,对急速发展中的中国民族品牌的借鉴意义在哪?

 雷士乱了,谁的机会来了?

  作为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在三年之内两次因争夺控制权,与投资人阎炎、股东王冬雷曝出内讧剧情。频频上演的“宫斗”事件,也使得雷士照明近两年的舆情态势始终处于高位,企业的形象以及信誉也逐步开始下滑。

  但雷士却仍然牢牢占据第一品牌地位这么多年,为什么勤上、欧普、三雄一直跟不上?关键的一点是雷士手握渠道大权。

  渠道受制于人是很多企业发展受限的阻碍,在国内传统照明三大巨头的排名中,雷士照明以其渠道优势以及品牌影响力居于欧普以及三雄·极光之前。然而,在市场竞争前景尚未明朗。欧普及三雄极光的紧急追赶的情况下,雷士照明此时爆出“吴王大战”负面新闻对于其品牌本身的伤害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对于新兴的照明企业来讲,在拓展渠道市场的开发方面,雷士却为对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上位机会。一些照明企业瞄准了时机,希望用更多的优惠吸引雷士照明的经销商跟随他们开拓新的渠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对其他照明企业来讲,是否是一个超赶雷士的好机会?据勤上光电的全体高管、市场部总监以及人力资源部总监内部会议记录中看到,勤上正趁此机会积极布局其人才、渠道资源,向传统照明渠道宣战。

  雷士在一次次的内斗中,对其品牌本身的伤害是巨大的,内斗拉锯的时间越长,对雷士越不利。长期的内耗只会让供应商、下游运营中心及合作伙伴、公司中层及以下员工以及资本市场看空雷士,也给了其身后无视眈眈的竞争对手机会。这在2012年,吴长江与软银赛富的拉锯中,雷士业绩和利润一度下滑厉害中可以得到佐证。

 从“雷士三剑客”到“吴王之争”

  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杜刚、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创立雷士照明。短短数年,雷士照明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产品涉及商业、建筑、办公、光源电器、家具和电工等多个领域。2005年,因争夺公司主导权,吴长江被迫接受出让全部股份,携8000万出走。然而,仅仅2天后,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经销商和供应商等绝对支持下,吴长江成功逆袭,重掌企业。随后,吴长江支付共同创始人杜刚、胡永宏两人共计1.6亿元,取得公司100%股权,“雷士三剑客”解散。自此雷士成为“吴”氏天下。

  但是买断股权的费用几乎让雷士照明资金枯竭,吴长江因此走上了引资的道路,先后引入了亚盛投资、软银赛富、高盛和施耐德,在此期间,吴长江交出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雷士照明经历了快速发展,并于2010年登陆港交所。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