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机器人总动员”在中国是否有些超前?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4
核心提示:
讯:从2004—2013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增长3倍,年平均增幅15%。相反,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近10年来却下降了约50%。

  美国谷歌公司再度出手投资小型科技公司,这次的投资对象是一家去年刚成立、尚未推出任何产品的硅谷机器人公司Savioke。

  在去年12月,谷歌刚买下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而在买下波士顿动力之前的6个月里,谷歌已经在全球连续吞并了7家机器人公司,他们能够制造出最好的机械臂、机械手、运动系统和图像处理器等等。

  谷歌为何进入机器人领域?也许我们能从亚马逊公司的动作得到答案。

  亚马逊于2012年3月以7.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Kiva,一年后,亚马逊开始在仓库中部署来自Kiva的机器人。据统计,这些机器人每年能帮助亚马逊节约最多9.16亿美元。

  国内的浙江省近期同样推出一个大胆的计划:3.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争取在2017年前的3年内完成“机器换人”的技术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亿元。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纷纷登场,现在是否超前?中国工人又该怎么办?

十万亿市场即将开启

  郭台铭曾表示,2012年富士康将“雇用”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的工作,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今年4月,郭台铭声称:“我们许多工厂已经实现了关灯生产,不需要人员,完全靠机器人和机械手。”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购买量首次超过有“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排名世界第一,比原来的预测提前了两年。

  这背后是中国急速上升的人工成本,以及机器人价格的快速下降。过去几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见顶,“用工荒”开始频现,尤其是大批80后、90后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去做那些“辛苦、肮脏、危险”的工作。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